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法治頻道>>法治>>正文
到大醫院就醫卻被“同病相憐”的人“種草”小診所,一番檢查開藥后,費用高達數千元
看病遇到“好心人”竟被騙,整治“醫托”如何發力?
多地衛監部門和醫院近期發出防范指南,并提醒患者:切勿病急亂投醫
2024年09月09日 11時06分   新華網

閱讀提示

去醫院看病,被“老鄉”拉去不知名的中醫館;價值百元左右的藥品,售價竟數千元;聲稱是大醫院老中醫在外坐診,實則是非正規醫師……為何大醫院里頻現“醫托”???

“先是夸我長得好看,套近乎,又說曾經有過跟我一樣的癥狀,在醫院看了好幾次都沒好,最后在一家診所治好了。”今年6月,新疆的陳女士因月經不調到烏魯木齊一家三甲醫院就診,候診時一名女子主動上前搭訕,與陳女士攀談起來。

不多久,另一位坐在旁邊的女子也湊過來插話,同樣勸說陳女士另尋別的診所看病,并聲稱自己在該醫院看了兩次,“一點效果沒有,還吃藥吃出了小肚子”。在兩人的一番勸說下,陳女士來到了其推薦的診所。在診所里,陳女士做了多項檢查,并開了3天的藥物,結賬時發現費用高達3000元。

回到家,陳女士越想越覺得蹊蹺,她查閱資料并和親友溝通后發現,自己在診所買的藥價格明顯高于市場水平,此時她意識到兩位“好心”女子可能是“醫托”。雖然次日她找診所退回了錢款,但回想起來還是后怕并疑惑:“為何到大醫院看病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看病遇到“好心人”

去醫院看病,被“老鄉”拉去不知名的中醫館;價值百元左右的藥品,售價竟數千元;聲稱是大醫院老中醫在外坐診,實則是非正規醫師……記者采訪發現,不少患者都有過被“醫托”騙的經歷。

近日,一位博主曝光貴州貴陽一診所“醫托”的視頻引發關注。該“醫托”在貴州省人民醫院附近攔截患者,將患者帶至附近一診所問診,診所將價值百余元的藥物以2980元的價格售給患者。

近期,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就一起涉及1800余名受害者的“醫托”團伙詐騙案進行審判。經審查,該團伙以掛靠中醫診所形式,與多家有正規行醫資質的診所聯合作案。

該詐騙團伙內部分工明確,包括“醫托、醫生、醫助”等45人,其中3人為具有行醫資質的執業醫師,他們被包裝成所謂的“名醫”,“進駐”到診所,并單獨設立付費窗口,將低價藥品高價出售給病患。

深圳市龍崗區警方曾偵破一個詐騙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的涉醫詐騙犯罪團伙。該犯罪團伙將普通民營醫院包裝成擁有“名醫”的“三甲醫院”,并通過搜索競價排名的方式尋找病患,再雇用沒有行醫資質的“醫生”誘導病患接受高收費治療,甚至開出許多對病情毫無作用的藥物,達到斂財的目的。

此外,近年來,還出現了一種網絡“醫托”,他們在患者網上問診時,偽裝成熱心“客服”,誘導患者進入騙局。

打擊“醫托”難在哪兒

“醫托”現象為何猖獗?打擊“醫托”的難點是什么?據檢察機關介紹,在有正規行醫資質的中醫館進行不正規經營的行為,是很多被害人喪失鑒別能力,接連上當受騙的重要原因。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分析認為,打擊“醫托”詐騙的難點主要在于其行為多樣、手法隱蔽、層級分明,通常運作在一個龐大的網絡之中,在醫院、網絡、社區等多個層面展開活動,很難將其一舉鏟除。

“‘醫托’與一些不法小診所勾結,涉案人員分散,打擊起來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也加大了追蹤查證的難度。”鄧勇說。

有醫院保衛處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不少患者發現自己被騙后,往往會選擇私下退錢了事,不會報警。患者通常由于就醫心切或信息不對稱,一段時間后才發現上當受騙了,這也給執法部門調查取證增加了難度。

陜西學高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晶表示,目前,國家現有法律和政策已經能對“醫托”行為的法律責任進行界定,根據案件涉案金額大小、影響人數、情節惡劣程度不同,在“醫托”詐騙案中,涉案人員最高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但是,劉晶也直言,目前,針對涉案金額及受害人數較少、社會危害較輕的“醫托”,以行政拘留或罰款等行政處罰居多,上升為刑事處罰的較少,這也使得一些牟利驅動下的“醫托”現象容易死灰復燃。

健全防范制度和舉報機制

“第一招,現身說法,與病人套近乎。第二招,移花接木,謊稱某位專家出國了、專家休息、專家號掛滿了、專家在別的地方坐診……”今年8月,湖南永州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針對近期舉報反映的“醫托”招攬病人的情況,發文總結了常見騙術套路以及防范指南。

近期,多地衛監部門和醫院也向患者發出提醒:切勿病急亂投醫,警惕“醫托”詐騙行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024年5月,國家衛健委等14部門發布《2024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出要嚴厲打擊非法回收藥品、“醫托”“號販子”等違法違規行為。為加大打擊整治“醫托”力度,一些地方通過采取“聯防共治”措施,轄區公安機關、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三方共同防范,打擊“醫托”行為。

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一些醫院也會在候診區、診室等處張貼宣傳海報,播放宣傳視頻,以及邀請公安機關或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防范鑒別“醫托”的公益知識培訓。

鄧勇認為,醫院還應建立舉報機制,鼓勵患者和家屬發現“醫托”行為及時向醫院舉報,并對舉報和處理流程進行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以推動醫院建立健全‘醫托’防范制度和舉報機制,同時也需要加強與公安機關、司法部門的協作,必要時發揮示范案例的作用,共同打擊‘醫托’行為,保障醫療秩序的正常運轉。”鄧勇表示。(工人日報記者 曲欣悅 實習生 李宗懋)

(責任編輯:蔡文斌)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