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暑期,不少大學生都會尋找兼職,打算賺點生活費。面對種類繁多的“兼職”,警方也根據近期相關案例,提醒廣大學子選擇兼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以下幾種誘騙套路務必牢記,不要稀里糊涂成為“電詐工具人”。
第一種:出租、出借、出售“兩卡”類
“兩卡”通常是指手機卡和銀行卡,其中銀行卡除了個人銀行卡、對公賬戶等,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賬戶(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騙子會發布高價租用、購買廣告,引誘大學生將自己的“兩卡”租售,甚至會將大學生發展成為“卡農”,不斷發展下線來幫助收集更多“兩卡”。騙子利用大學生租售的手機卡撥打詐騙電話、發送涉詐短信;利用銀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轉移涉詐資金。
非法出租、出借、出售“兩卡”的行為,可能會承擔行政違法責任,受到懲戒,甚至可能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種:“跑分洗錢”類
“跑分洗錢”是指利用銀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為他人代收款、轉賬或取現,并從中賺取傭金的行為。騙子發布“幫忙轉賬、取現就能按比例獲得報酬”的高薪兼職廣告引誘大學生,進而誘騙大學生利用自己的銀行賬戶轉移資金,洗白贓款。提供銀行賬戶幫助轉賬、取現的行為可能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種:架設虛擬撥號設備類
虛擬撥號設備被稱為“GOIP”或“VOIP”,境外詐騙分子通過此設備可以遠程操控國內電話,可以將境外的電話號碼轉換為我國境內電話號碼,大大降低我國境內群眾的戒備心,提高詐騙成功率。騙子通常發布高薪兼職廣告,稱“高薪兼職、工資日結”來吸引大學生上鉤。一旦參與架設虛擬撥號設備行為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種:架設“手機口”
架設“手機口”是用一條音頻線將兩部手機連接,或者同時打開兩部手機的揚聲器,實現一部手機通過網絡軟件與境外的詐騙分子聯系,另一部手機用來撥打境內人員電話,將境外電話號碼轉換為境內電話號碼,是一種簡易的GOIP的設備。騙子在網絡發布“兩部手機一根線,天天入住大酒店”等兼職信息,引誘大學生上鉤。該行為涉嫌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支持和幫助,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或詐騙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種:推廣引流類
推廣引流是騙子實施詐騙的前端行為,包括互聯網推廣、電話推廣、發送短信、散布印有涉黃二維碼的小卡片以及擺攤送小禮品拉人入群等行為。
山西晚報·山河+記者 辛戈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