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縣是“中國鍛造之鄉”,法蘭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44%,風電塔筒法蘭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出口量占全國法蘭出口總量的30%以上。近年來,定襄以打造“千億級綠色鍛造產業集群”為愿景,系統性布局綠色能源、低碳制造、綠色品牌打造等內容,奮力蹚出傳統制造業數智化發展的“定襄路徑”。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定襄法院錨定地方產業發展核心需求,將司法服務嵌入鍛造產業升級全鏈條,主動擔當司法職能,以創新思維破題、以務實舉措發力,通過強化組織保障、深化法企聯動、提升辦案效能、精準對接需求、完善助企機制五大維度,為定襄轄區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司法屏障,全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以司法力量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強化組織引領,構建“黨組牽頭+全院發力”的保障體系
始終秉持“黨的路線方針指向哪里,司法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將貫徹落實《山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與服務保障當地“雙鎮”建設深度融合,列為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為確保工作落地見效,法院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一把手”工程,迅速組建由院領導牽頭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專班,同步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專人聯絡制度,形成“黨組統籌、專班推進、全員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實組織支撐。
深化法企共建,打造“黨建+業務”融合的服務模式
法院組建專業法律服務團隊,常態化開展“入企走訪調研”行動,通過召開企業座談會、舉辦“送法進企業”專題講座等形式,精準掌握企業在生產經營、合同管理、風險防控等方面的法律需求,手把手指導企業完善涉法涉訴風險防范機制,從源頭降低企業法律風險。強化黨建引領,推動法院黨支部與企業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在涉企糾紛處置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建工作與司法服務企業業務的深度融合。
優化辦案機制,暢通“繁簡分流+多元解紛”的高效通道
為切實提升涉企糾紛化解效率,定襄法院聚焦 “訴源治理、訴調對接、訴訟執行”全鏈條發力。建設獨立的訴調對接中心,成功吸納人行定襄支行、縣工商聯等12家單位入駐,構建起“法院+多部門”協同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糾紛的聯動機制。完善民商事案件快速審理機制,專門設立涉企糾紛 “綠色通道”,對涉企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執”閉環管理,最大限度縮短案件審理周期。依法嚴懲破壞市場秩序、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及重點項目建設的刑事犯罪,堅決維護安全穩定的市場環境。依托“兩個一站式”建設成果,全面推廣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電子送達等智慧訴訟服務,讓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訴訟事務,切實降低企業訴訟成本。
精準定點包聯,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的定制化服務
在訴調對接中心設立法官工作站,制定并印發《定襄縣人民法院法官服務工作站制度》,建立法官辦案團隊與“雙鎮”企業的常態化聯系服務機制。通過明確法官接待企業咨詢、定期走訪企業、聯合召開座談會等工作規范,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法律培訓、法律援助“一站式”司法服務。同時,推行法院班子成員、員額法官“一對一”包聯機制,結合企業生產經營進度與項目建設實際開展實地調研,精準診斷企業面臨的法律難題,“點對點” 提供個性化法律建議與指導。院領導班子帶頭深入企業,通過實地參觀、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企業發展痛點、難點,針對性提出司法建議,助力企業防范法律風險、健康有序發展。
完善助企舉措,推行“善意司法+信用修復”的暖心服務
持續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與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線上“一網通辦”與線下 “一站式服務”互補的便民訴訟模式,聚焦重點領域,積極引導涉訴企業和群眾優先通過調解、仲裁等非訴訟方式化解矛盾,減少訴訟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同時,嚴格落實判后答疑與案件回訪制度,促進當事人主動履行生效判決,減少執行程序對企業的干擾。在執行工作中,牢固樹立善意執行理念,對涉企執行案件優先采用 “活封活扣”“變賣保全”等靈活執行措施,在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避免企業因執行措施陷入經營困境。此外,法院還制定了依申請撤回涉企案件公開信息的規范流程,對符合條件的案件公開信息申請上級法院予以撤回,助力企業重塑信用形象、重返發展正軌。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