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定襄縣人民法院執行干警赴山東省辦理一起執行案件時,面對被執行人資產已被多家法院查封、本案執行陷入“無財產可供執行”困局的情況,沒有簡單選擇終結程序,而是通過細致勘查,在廠區角落發現一批長期堆放的廢舊鍋爐邊角料,并以此為契機,耐心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最終通過以物抵債的方式成功化解,維護了勝訴企業的合法權益。
該案的申請執行人為定襄某鍛造有限公司,被執行人系山東某鍋爐公司。因涉及多起債務糾紛,被執行人名下廠房、銀行賬戶、車輛等資產已被多家法院查封、凍結,涉案總金額高達6000余萬元。此次執行的案件標的額雖僅20余萬元,卻陷入“執行不能”的困境。
為打破僵局,定襄法院執行局3名干警于9月中旬趕赴山東。抵達后,他們立即冒雨實地勘查該鍋爐公司經營現狀。盡管公司主要資產已被凍結,細心的干警卻在廠區角落發現了一批被長期堆放的廢舊鍋爐邊角料。執行干警迅速判斷,若依法予以變賣,所得款項或可覆蓋本案執行標的。
起初,被執行人抵觸情緒強烈,拒不配合執行。面對困境,執行團隊沒有機械采取強制措施,而是雙管齊下,一方面與公司負責人溝通,多次釋明法律后果及靈活處理的可能性,引導其認識到配合執行才是擺脫困境的最佳途徑,另一方面迅速清點廢舊鍋爐邊角料、聯系評估人員進行價值估算。
在執行干警不懈努力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申請執行人同意接受該批廢舊鍋爐邊角料折價抵償債務,被執行人亦承諾將積極配合后續處置工作。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