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頻道>>教育>>正文
四川農大成功繪制燕麥基因密碼圖
2022年07月20日 09時58分   人民網

北京時間7月18日23時許,四川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彭遠英教授研究團隊的論文《基于參考基因組揭示六倍體燕麥的起源和進化》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在線發表。期刊還特別邀請論文作者撰寫研究簡報《栽培燕麥的起源與進化》對成果進行了推介。

據介紹,該項研究首次破譯六倍體栽培裸燕麥的基因組,并深入研究了六倍體燕麥的起源與亞基因組進化,繪制出燕麥的“基因密碼圖”。該項研究將加速栽培燕麥的遺傳改良和分子設計育種,對培育優良燕麥品種、提升燕麥產業競爭力、保障糧食安全產生重要作用。審稿人評價這一研究“代表了植物基因組學特別是谷物基因組學的重大進展”。

燕麥作為營養價值很高的糧、飼兼用型作物,已成為一種日益重要的谷物品種。近年來,我國燕麥產業年產值以20%以上的增速快速發展,2021年燕麥籽粒消費量已接近100萬噸,燕麥干飼草量約為300萬噸。

目前,燕麥廣泛分布在五大洲42個國家。世界各國的栽培種以皮燕麥為主,而我國作為裸燕麥的起源和種植中心,主要種植裸燕麥。裸燕麥加工工藝更加簡單,具有更高的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且氨基酸組成更加平衡,極具研究價值。

此次發表的成果,以我國裸燕麥起源中心的地方裸燕麥品種“三分三”為材料,繪制出了燕麥基因組21對染色體的分子圖譜,注釋出了12萬個蛋白編碼基因。該工作為科研人員解析燕麥基因組進化和馴化,提供了高質量的基因組信息和全新視角。

據了解,該研究主要在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由四川農業大學和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四川大學、西昌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武漢希望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這項研究全部由中國人自己完成。深入研究中國特有的燕麥種質資源就是希望牢牢把種質資源握在我們自己手里,讓燕麥品種裝上更多‘中國芯’。”彭遠英說。

接下來,該團隊還將結合原有研究優勢,進一步深入開展燕麥起源、馴化和優異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等研究工作,期望研究結果能進一步推動燕麥的應用基礎研究和育種。(李曉東、楊雯)

(責任編輯:蔡文斌)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