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巴馬對歐洲盟國進行‘天鵝哀鳴’式的告別訪問中,他沒想到會遭遇如此多的憤怒和反對,這個國家曾一度那么熱情地歡迎他”。《華盛頓時報》24日稱,奧巴馬德國之行最重要的目標是推動TTIP。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也是奧巴馬最寄予希望的歐洲國家,但他沒想到在德國遇到的反對聲音最激烈。
“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上,奧巴馬企圖在德國找到一些溫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奧巴馬曾經對此次“告別之旅”的最后一站行程寄予厚望。美國是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主賓國。為了凸顯自己的誠意,奧巴馬24日晚間為這次工博會剪彩,成為“第一個為工博會揭幕的美國總統”。
新加坡亞洲新聞稱,美德領導人在TTIP問題上的表態似乎很和諧。奧巴馬說:“我們必須要確保我們的企業有能力進行競爭。如果我們無所作為,中國等其他市場就會發展起來”。默克爾也稱,這項自由貿易協議“對德國經濟是好事,對歐洲經濟是好事。”會談后,美歐將于25日在紐約啟動第13輪TTIP談判。
不過,對美德領導人這樣的呼吁,許多歐洲人不以為然。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5日稱,“奧默會”在政治上顯得十分協調,雙方互唱贊歌也引人注目。但奧巴馬和默克爾只不過是行走在一個包裹嚴密的安全氣泡里,實際上恐懼已“吞噬德國人的信任”。德國副總理、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加布里爾直言不諱地稱,他感覺奧巴馬是來“推銷美國貨的”,“TTIP就是為了讓歐洲人買盡可能多的美國貨”。德國《商報》25日援引貝塔斯曼基金會最新民調結果稱,每3個德國人就有1人拒絕該協議,只有大約17%的人認為TTIP是一件好事。
23日,數萬德國和歐洲民眾走上漢諾威街頭抗議TTIP。德新社稱,根據抗議組織者的統計,一共有9萬民眾走上街頭參與了這次游行示威。許多人手持“不要給TTIP任何機會”“金錢扼殺民主”等標語。法新社稱,歐洲批評人士擔心,TTIP會降低歐洲的環境保護和消費者保護標準。在轉基因食品、農藥和激素控制等方面,美國標準遠低于歐盟,以化妝品為例,歐盟禁止添加的成分多達1200種,而美國只禁止12種。更令歐洲擔憂的是,TTIP還將使跨國公司能否決一國政府在民主基礎上作出的決策,讓歐洲人感到“國家主權的喪失”。
俄羅斯《觀點報》25日稱,奧巴馬在歐洲極力推銷TTIP的目的是在世界上建立一個“經濟北約”。這一協議一旦簽署,將對全世界的經貿格局和經貿規則產生重大影響.這對美國有利,可以讓歐洲與自己緊緊地綁在一起,讓其市場處于美國的控制之下。歐洲國家對此越來越懷疑。德國《明鏡》周刊稱,法國總統奧朗德已斷然拒絕在25日召開的美歐小型首腦峰會上討論TTIP問題,理由是“這個問題在法國不受歡迎”。【記者 青木 紀雙城 陶短房 陳一 柳直】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