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傳統上高級主管層由男性獨占鰲頭的局面正逐步改觀。法國媒體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法國最大的60家企業里,有20家女性占董事會比例達到四成,27家企業在30%—40%之間徘徊,另有13家企業女性占比不到三成。
根據法國議會2011年初投票通過的一項法案,法國所有上市公司和員工超過500人的企業的董事會中,女性比例要在6年內即到2017年時逐步增至40%。換言之,最遲到明年年初,法國部分企業需要在這半年期內提拔一部分女性至董事會管理層。
總的來看,法國的大企業和上市公司普遍比中型和中小型企業表現得好,其中又以公共企業、銀行或通信部門進度領先,比如法國電力公司已超過六成。而在諸如空中客車集團等一些工業集團中,女性董事比例不足二成。
這項由前人民運動聯盟(現共和黨)總書記科佩和議員齊默爾曼聯合提出的法案被稱為科佩—齊默爾曼法。該法案規定,在法國私營企業以及行政、工業和商業類政府部門內,要逐漸增加高級女性管理人員的比例。到2014年,大公司董事會中女性成員增至20%,2017年將翻一番達到40%。根據該法案,除了全法650家上市公司外,職員超過500名或者年營業額超過5000萬歐元的公司,如果沒有女性董事會成員,必須在半年內至少任命一位。否則董事辦公室考勤費將被凍結,新的任命也將被取消。而到2020年,所有員工人數超過250人的企業都應滿足女性在董事會中比例達四成的要求。
在德勤法國合伙人、法國企業運動組織性別平等委員會負責人卡羅勒·朗貝爾看來,“事情發展得非常迅速,重要的是這樣的一種趨勢。10年以來,女性董事比例的進步相當可觀,在2006年,只有不到9%,現在法國在這方面的表現在歐洲僅次于挪威和瑞典。”
法國通過法律形式以定額手段實現職場性別平等,可以被視為一種“積極歧視”。5年半來,這種量化的約束越來越被視作一種質的機遇,公司可以通過招募有能力的女性董事成員以實現效率的提高。法國行政管理人員學會主席阿涅斯·圖雷納分析稱,科佩—齊默爾曼法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為女性進入董事會管理層開辟了空間,同時也有利于企業董事更開放、更專業、更多元,法國的企業管理也將更具競爭力。
(本報巴黎6月6日電)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