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絡好發達,以前想都不敢想
“如今,我這個‘村紅’真的‘紅’了!”黃澤翼很感慨。
“老楊,你家今年收的花生幫我裝10斤,我下午來拿,記得要曬干的,顧客特意囑咐了。”“喂!王大哥,留200個土雞蛋,我中午來拿……”一大清早,黃澤翼就開始核對前一晚的訂單,挨個打電話通知農戶備貨。
“好,要得!我現在就去準備,你直接來拿就是。”村民的回復,熱烈及時。
“現在網絡太發達了,我們都落伍了。”雅江鎮桂坪村冷水組村民楊再芬說,她家的花生、臘肉、豆豉等土貨都直接供給黃澤翼,“不用出門就把貨賣到了外地,以前想都不敢想。”
以前可不是這樣。“走村串戶收購農產品時,村民對互聯網不了解,認為網絡銷售是胡扯,有些村民還會故意抬價。”如今,黃澤翼只要進村入戶,村民都會主動向他推銷自家的土貨。一些嘗到網絡銷售甜頭的農戶,則開始自己“鼓搗”電商銷售。
直播幫助優質產品找到了市場,更開闊了思路。春節臨近,在各大電商平臺和直播平臺上,一個個“村紅”“網紅”正鉚足干勁兒,玩出花樣兒,讓自己的汗水變成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付沖對本文亦有貢獻)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23日 10 版)
(責任編輯:司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