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巴黎電 記者李鴻濤報道: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巴黎發布報告指出,在2017年中,作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將會繼續在經濟增長、失業、外貿等領域加大其對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的優勢。
根據經合組織日前發布的2017年至2018年經濟展望顯示,2018年法國的經濟增速將達到約1.5%,超過2017年的1.3%和2016年的1.1%。這種緩慢的經濟復蘇進程將伴隨著勞動力市場的改善與就業形勢的好轉。
經合組織對德國經濟的預期則更為樂觀,該組織預測2017年德國經濟增速將達到2%,并逐步進入穩定區間,失業率也將下降至3.8%,并在2018年繼續下降至3.7%,達到充分就業水平。其他經濟數據也顯示當前法德在經濟增長與就業領域中的差距正在逐漸拉大。2017年德國的公共財政盈余將約占GDP的0.7%,外部賬戶盈余將達到GDP的7.5%。法國在這兩項指標中的數字則呈現為赤字,分別為3%和1.2%。
經合組織專家指出,歐元區兩大經濟體間多年來呈現出的反差狀況反映出兩國發展的不平衡趨勢,并極大地影響了法德兩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根據國際組織2015年的統計數據,法國的出口總額約為6550億歐元,但“德國制造”則相當于法國的兩倍,達到了14150億歐元。
盡管此次經合組織公布的報告未加入對馬克龍當選后將對法國經濟改革的前景評估,但該組織仍堅定地認為法國已經到了亟須改革的關鍵節點。報告指出,法國當前需要通過制定一個強有力的長期改革戰略,大幅減少公共開支,并繼續降低高稅率,促進就業與投資間的良性平衡。簡化退休與養老金制度,重新將重點放在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培訓及扶貧領域,增強服務領域的競爭力。在本次報告中,經合組織特別強調了增強教育培訓的重要性。當前,法國很多工人因缺乏基礎技能與數字化技術而在全球化進程中處于劣勢,并未從發展紅利中獲益。經合組織指出的這一弊端也解釋了此前法國大選第一輪民粹政黨國民陣線獲得高支持率的部分原因。
法國媒體認為,當前,盡管法國政府實現了平穩更替,但法國民眾對是否要堅定地邁向徹底的改革仍充滿疑慮。近期,隨著立法選舉的展開,將進一步考驗新政府對未來改革的信心與勇氣,其未來的改革表現與氣魄將在民眾中發揮不可替代的“傳導效應”。有民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帶領我們堅定地實施改革,切實解決我們的就業、收入及教育問題?!?/p>
(責任編輯:盧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