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忻府區聚焦產業興旺,提高供給質量,圍繞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這一主線,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大力發展“五型”現代農業,助推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效果。
一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搶抓全市規劃建設“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機遇和“十園引領、百園興農”戰略部署,鞏固提升高城辣椒加工銷售、金山出口香瓜、中農富忻農光互補蔬菜種植等六大特色產業園區,完善優化“六區、兩帶”產業布局,積極申報“紅薯之鄉”,重點培育一項“一縣一業”主導特色產業(忻府辣椒),及早謀劃與編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方案”,力爭列入省級乃至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縣(區)。繼續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力度,力爭完成鮮食玉米、甜瓜、雞蛋、真空包裝甜糯玉米4個產品的“三品一標”認證,精心打造像“忻府辣椒”“忻州糯玉米”“忻州香瓜”等一批力爭全省頂尖、全國叫響的忻府品牌。
二是大力發展城郊農業。忻府區將以過境公路為主線,以環108、208國道、南環街、龍翔街為重點區域,城區空間綠化為重點,構建環城區綠色屏障體系。以三辦、解原、秦城、播明、東樓為試點,積極推動城郊農業發展,在城區周邊優先發展花卉、瓜菜、農產品加工、倉儲等產業。
三是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西馮城3359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完成工程建設的50%。東樓、令歸、唐林村開始實施中央投資120萬元的水肥一體化項目。同時,開始實施中央投資200萬元的耕地質量提升和化肥減量增效項目。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擬認證“三品”9個,其中認證無公害薄皮甜瓜、雞蛋、西瓜、葡萄、馬鈴薯等5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面積6000畝;認證玉露香梨、紅肉蘋果、桃、辣椒4個綠色食品。積極爭取把忻府辣椒示范片列入全省30個有機旱作農業封閉示范片,同時完成3萬畝深松推廣、8萬畝深耕和30萬畝秸稈還田。
四是大力發展功能農業。適應消費需求新趨勢,走農產品營養化、功能化的路子,開展富硒、富鈣、富鋅的長山藥、紅薯、黑玉米等功能性保健食品開發,以“功能農業+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旅游+康養”的發展模式,引領功能食品深度開發,打造功能農業。
五是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推進“南果北種”,培育種植草莓、櫻桃、火龍果等特色鮮果,完成老舊果園改造10000畝,分區域布局、分時段栽培南北方瓜果,豐富四季農產品采摘,大力發展休閑采摘觀光產業。依托禹王洞、陀羅山等自然資源,發展鄉村自然風光體驗產業。積極申報奇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利用奇頓合豐富的溫泉資源,開發一批康養服務項目。傳承提升鄉村優秀地域文化,打造忻口戰役遺址、黃龍王溝、劉家山村等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示范點;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動各類資源要素“上山下鄉”。(劉金海 劉寅)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