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破百萬億元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初步核算,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評讀公報時指出,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突破百萬億元大關。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0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7%。經濟恢復走在世界前列,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力量。三次產業全面恢復,發展基礎持續加強, “六穩”“六保”有力有效,經濟基本盤穩固夯實。
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均低于預期目標。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2.5%,低于3.5%左右的預期目標。生豬生產逐步恢復,年末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長31%。兜底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8.7%。
盛來運指出,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十三五”時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名義增量達到6.5萬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多1萬億元。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十三五”時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2045元,比“十二五”時期多增156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年均減貧1115萬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記者 趙劍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