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經濟頻道>>經濟>>正文
互聯網人身險新規落地 市場或重新洗牌
2021年11月10日 09時37分   山西晚報

明年1月1日起,互聯網人身險新規將正式實施。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作為此前發布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的配套細則,此次新規對互聯網人身保險相關問題作出具體規范,并要求險企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整改。按照新規,一大波互聯網保險產品可能遭遇下架,市場的新一輪洗牌或將開始……

A產品下架潮拉開序幕

如今,盡管新規實施“大限”未至,不過,互聯網人身險新規之下的產品下架潮已經拉開序幕。

按照新規,從2022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未來申請審批或者備案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產品必須包含“互聯網”字樣,且銷售渠道僅限于互聯網銷售。部分符合發售要求的互聯網產品,需下架后重新備案為“互聯網專屬”再上架。如今,留給各家保險公司完成產品整改的時間僅剩不到兩個月。為趕在2021年12月31日前達到要求,各家保險公司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存量互聯網人身險業務的調整,一些爆款產品也隨之陸續下架。

據山西晚報記者梳理,《通知》的重點之一在于對網銷人身險產品的種類進行了嚴格限制,規定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范圍限于意外險、健康險(除護理險)、定期壽險、保險期間10年以上的普通型人壽保險(除定期壽險)和保險期間10年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險,以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人身保險產品。

而這些產品中并不包含曾經在網絡上熱銷的人身險產品,如保險期間10年以下的普通型人壽保險和普通型年金保險、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產品。《通知》還表示,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人身險產品禁止上線經營,也不能通過互聯網公開展示產品投保鏈接,或是指向其投保鏈接。根據新規,從明年1月1日起,萬能險、投連險、分紅險、10年期及以下的普通型年金險都不能再上網銷售,要想投保此類產品,消費者必須跟保險銷售人員面對面簽單,并在銷售過程進行“雙錄“(錄音、錄像),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這意味著,部分熱銷的互聯網人身險產品面臨著被下架的局面,而下架的產品也多種多樣,既有增額終身壽險,也包含重疾險、護理險等。根據市場傳聞,近期,和泰人壽相關互聯網產品“金多多”將下架。據悉,該款產品就是因為屬于萬能型年金險,不得不下架。據記者了解,在螞蟻保上,目前其人壽欄目下在售的養老金、年金、壽險類保險24個,約有12款保險產品將面臨下架整改。

此外,10年期以下的多款終身壽險產品同樣在近期傳出下架消息,如光大永明的光明至尊終身壽險、信泰人壽的如意尊3.0終身壽險、弘康人壽的金滿意足臻享版終身壽險、愛心人壽的守護神2.0終身壽險等產品均位居此列。

B小型保險公司或出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正式實施后,大多數中小公司將不再具備網銷長期儲蓄險的資格。這意味著互聯網渠道的競爭將更集中于健康險(除護理險)、意外險、定期壽險。

事實上,除了限定網銷人身險產品范圍,此次新規也對相關保險機構資質提出了嚴格規定。對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要求必須符合5個硬性準入條件: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20%,核心償付能力不低于75%;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連續四個季度責任準備金覆蓋率高于100%;保險公司的公司治理評估為C級(合格)及以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根據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對86家人身險公司進行的2020年公司治理監管評估,共有27家人身險公司的公司治理評估為B級(較好),36家公司評估為C級(合格),其余23家公司則為D級(較弱)及E級(差)。換言之,僅公司治理評估這一條規定,就有23家人身險公司被排除在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門外。

與此同時,《通知》也對保險機構經營不同類型業務須具備的條件進行了明確,對于險企開展網銷長期儲蓄型產品業務,對于險企的持續經營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按照新規規定,保險公司申請審批或者使用新備案的保險期間十年以上的普通型人壽保險(除定期壽險)和保險期間十年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險產品,須滿足六個條件: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150%,核心償付能力不低于100%;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溢額超過30億元;連續四個季度(或兩年內六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在A類以上;上年度未因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受到重大行政處罰;保險公司治理評估為B級(良好)及以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在山西一家保險中介負責人看來,這些條件對于險企的要求較為苛刻,尤其是綜合償付能力,可以評估一家保險公司的綜合運營水平,包括營銷能力、風控能力、業務員營銷品質管理等方面,這不僅對業務員的專業能力提出要求,更對保險公司的培訓機制提出要求。

因此,新規的出爐,也意味著綜合能力越強的保險公司,可經營的互聯網保險產品范圍就越廣;能力有限的保險公司,可經營的產品也相對有限。如此一來,一些小型人身險公司在互聯網保險市場的生存空間將被更多地擠壓。

C消費者權益將得到保障

如今,針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互聯網保險亂象,新規對日常監管中已暴露出的問題,從源頭進行了規范,消費者權益將得到更大保障,理賠體驗也將更好。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近年來,一批中小型保險公司成為互聯網渠道的最大受益者,這些險企憑借敏銳的創新意識,遠低于線下渠道的產品費率,實現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的突飛猛進。來自中保協的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61家人身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在86家人身險公司中占比逾7成,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110.8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3.6%,遠高于同期的行業整體增速(6.91%)。不過,不少在互聯網渠道端表現非常活躍的中小險企,其分支機構數量往往有限。而保險機構如果想發展長期儲蓄型產品將不得不轉向線下渠道,但由于線下渠道業務只能在有分支機構的區域開展,這對于過往非常依賴互聯網渠道,分支機構開設較少的中小險企以及中介機構而言,將形成重大影響。

按照新規,保險公司未來再也不能以“首月1元”“首月0元”等為噱頭銷售百萬醫療險了。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互聯網壽險業務中,熱門產品分紅險、投連險和萬能險保費規模占比是65%。可見,隨著這些熱門產品在互聯網渠道的下架,將對2022年的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此前,銀保監會只允許意外險、定壽、普通型終身壽險在全國范圍內銷售。而醫療險和重疾險,必須在有分支機構的地區銷售。而新規規定,只要保險公司符合條件,即便沒有分支機構,重疾險也能在全國范圍內售賣。但對于百萬醫療險和小額醫療險,依然要求保險公司或中介公司在當地設有分支機構,才能銷售。考慮較多的原因應該是顧及消費者的理賠體驗。

此外,為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通知》要求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要建立健全產品回溯機制。保險公司應定期按要求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回溯,重點關注賠付率、發生率、費用率、退保率、投資收益率等關鍵指標,回溯實際經營情況與精算假設之間的偏差,并主動采取關注、調整改進、主動報告及信息披露等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合同簽訂后受《保險法》和《合同法》的保護,已經投保的產品,無論是下架還是停售,都對保險消費者沒有影響。新規中,銀保監會也對保險公司提出了包含了支持在線咨詢、退保、申請理賠、投訴等要求。

山西晚報記者 張珍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