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即將畫上句號。人們收拾好行囊,懷揣著親人的美好祝福和對未來的憧憬,踏上新的征程。
錦繡中國,共譜華章。這個新春,我們追隨遠行的腳步,深入祖國各地,走進大街小巷、工廠碼頭,觀新春佳節中的人潮涌動,察神州大地上的進取逐夢,見微知著,從不同方面感知中國經濟新春的“面面”脈動。
“市面”中見活力
“市面”,是觀察經濟活力的一扇窗口。南來北往、東行西進,火熱的出行消費場景,躍動著新春的活力。
千年古城、盛唐之韻。春晚西安分會場的《山河詩長安》,讓大唐不夜城的熱度持續攀升。
大年初四,記者隨著人流進入大唐不夜城。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身著漢服的游客手持團扇拍照打卡,燈火璀璨間,隨處可見的祥龍形象烘托出濃濃的新春氛圍。
“游客越來越喜愛傳統文化,并希望置身其中成為主角。”現場工作人員說,從大年初一以來,大唐不夜城的日均游客接待量保持在65萬人次左右。
新春時節,國內旅游呈現紅火景象的同時,不少人也選擇走出國門,去感受另一番風景。
云南昆明市民孫銘毅給記者展示了他的新春出行安排:上午從昆明出發,晚上到老撾萬象品嘗夜市小吃。“趁著假期,帶孩子體驗一下中老鐵路,坐著動車出國。”孫銘毅說。
自1月26日春運啟動以來,中老鐵路客流量持續上漲。鐵路部門在客流高峰期加開旅客列車,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每趟車的跨境席位由300個增加至350個。
三餐煙火暖,生活皆安然。春節期間,人們走進餐廳,與親人品嘗美食,享受團聚時光。
廣州白天鵝賓館玉堂春暖餐廳,整個春節假期僅大年初七晚餐有席位空余;海底撈鄭州萬達坊店的年夜飯包間,在2個月前就已全部訂完;北京盛百味當代商城店春節期間由三餐增加至四餐,仍有不少顧客排隊等位……
年夜飯預訂火爆、假期餐館排隊等位的背后,是升騰的煙火氣,也是消費恢復的良好態勢。
滴滴出行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是5年來“最忙”春節,使用滴滴打車的需求較去年同期上漲32%,跨城、異地出行需求較去年同期上漲48%,餐飲、商圈等出行需求攀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受節日效應影響,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3%,連續兩個月上漲。
“賬面”中見韌性
“賬面”,事關經濟運行的宏觀發展。國家家底厚、創新活力足,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明顯,彰顯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后勁足。
新春時節,從交通基礎設施到能源、農林水利,重大項目不停工,有效投資持續發力——
在四川,孟底溝水電站導流洞施工作業現場各類大型工程機械穿梭往來。預計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104億千瓦時,將有力助推沿江地區鄉村振興發展;
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石油工人持續作業,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目前已換上全新的鉆頭,鉆井深度突破9900米……
促投資,基建項目持續穩固發力;穩增長,海外出口不斷拓展。
2月初,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的梅西滾裝碼頭,約1700輛汽車緩緩駛上“永鑫08”輪,沿著今年新增的一條“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航線,前往目的地阿聯酋。
“近年來,憑借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梅西滾裝碼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已擁有4條往來南美、北非、中東等地區的航線。”梅西滾裝碼頭操作部經理沈迪介紹,新春以來,碼頭在抓好安全的同時提升效率,爭取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作為出口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近年來出海持續駛出“新航路”,這背后離不開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
2月7日,商務部等9部門單位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業內專家表示,新政策不僅有助于推動我國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增長,也有利于推動汽車產業的升級和發展,助力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提供新引擎,培育新動能。這個新春,各地各部門以創新技術和生產方式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轉型,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推動產業體系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發展。
“隨著科技創新持續賦能實體經濟,總體上看,在創新能力、產業體系和市場規模等方面,我國已初步形成全面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和優勢。”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說。
“人面”中見希望
“人面”,是老百姓獲得感的真實體現。正是一年春好時,人們奮進前行,用雙手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祭祖、貼春聯、掛上紅燈籠,在陣陣鞭炮聲中,除夕當天的廣西平南縣丹竹鎮赤馬村年味濃厚,同時很多村民也非常忙碌。
“今早6點果商打來電話,要增訂一萬斤沃柑,中午前就要發貨。”赤馬村黨委書記吳燕君說,接到訂單后,村民們放下正在準備的年夜飯,趕到村里的沃柑種植基地收采沃柑。
這些圓滾滾、黃澄澄的沃柑是赤馬村的“金果果”,連續三年的大豐收讓村集體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當地不少村民實現家門口務工增收。
大年初八,視源股份海外事業群總裁蒙曉和團隊已經飛赴泰國,和當地雇員開會、調研,部署泰國子公司新一年的計劃。這家以電子板卡、教育信息化見長的公司,目前已在美國、荷蘭等5個國家建立子公司,業務范圍覆蓋超140個國家和地區。
這個新春,人們干勁十足,既有馬不停蹄、敢拼敢闖的前行,也有苦干實干、護佑萬家的堅守。
震后的甘肅積石山大河家鎮陳家村,春節期間的多場家政、護理、烹飪等技能培訓吸引村民參與。村民吳志林是電焊班的第一批學員,“村里只要是年齡合適的青壯年都報名參加培訓了,手上學點東西,心里更踏實。”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將亮出全年發展新目標,未來一年的謀劃與部署、改革與奮斗將帶來更多希望與憧憬。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