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11月份,全省市場監管12315機構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24789件,其中,受理投訴8186件,同比增加100.5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82.81萬元。
受理商品類投訴5087件,占投訴總量的62.14%,排名前三位的熱點依次為:一般食品類、家居用品類、服裝鞋帽類。
主要反映問題:食品包裝標簽與食品本身不符,生產執行標準與商品不符等;商家或網店銷售的食品存在虛假宣傳,三無產品,包裝損壞等現象;購買的家居用品出現質量問題商家不肯退換或保修;服裝鞋帽主要有在實體店或網店購買商品出現質量問題不予退貨,或退貨后不予退款問題,服裝售價高于標簽價格,皮鞋出現起皮、鞋面開裂等。
受理服務類投訴3099件,占投訴總量的37.86%,排名前三位的熱點依次為:餐飲和住宿服務類,教育、培訓服務類,美容、美發、洗浴服務類。主要反映問題:外賣點餐出現漏灑、延時配送或不配送,飯店用餐吃出異物等問題;校外培訓機構停課不予退還費用,職業培訓機構在結業后不履行承諾,不給頒發技能證書等;住宿服務涉及網上預訂房間到店后沒有房間無法入住、訂單取消不給退費、預訂房間后被隨意調換房間要求補差價等。
許晶晶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