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神池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成果,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以就業教育醫療為重點,筑牢民生之基。全面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工作,強化殘疾人、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幫扶。1-4月,城鎮新增就業60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19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2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86人。實施“名校長治校工程”,進一步加強與忻州一中的對接交流,開展集團化辦學,推廣“6+1”高效課堂模式,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增效。實施幼小銜接行動計劃,糾正“小學化”傾向。邀請南京康軒幼教集團對全縣幼兒教師進行培訓,全面加強學前教育科研工作,提高保教質量。推動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中心建設,開展“降費用、提服務”醫療惠民行動,推動資源下沉,提升服務水平。
以社會保障為托底,夯實民生之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穩步推進企業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專門設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受理窗口,實現線上、線下雙向落實。抓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加大對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動態監測和關愛救助力度。啟用神池敬老院,持續做好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提高特困人員供養率。
以文化惠民為主線,服務民生之需。主動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增鄉村群眾文藝隊伍(文藝小分隊)26支,新增鄉土文化能人藝人9人,新增鄉村文化帶頭人19人。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開展“送戲下鄉”活動,1-4月演出10場。推進農家書屋建設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群眾思想文化生活。 (劉雪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