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林股份重啟A股上市
近日,智林股份公告稱,7月18日,公司向山西證監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輔導機構為中德證券;7月19日,山西證監局對公司報送的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予以受理。
資料顯示,智林股份成立于2010年8月17日,注冊資本約5176.6萬元,前身為山西恒瑞星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位于太原市小店區,公司無控股股東。目前,該公司主業以智慧校園綜合服務、教育信息化設備、人工智能創客教育及教育軟件研發與銷售為主,同時從事建筑智能化系統,計算機軟硬件銷售,智慧照明護眼燈的研發與生產,提供設備維修、更換以及代理進口教學設備等業務。據介紹,公司獲得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山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山西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等眾多資質和榮譽。
據悉,智林股份于2017年12月實現新三板掛牌,現為新三板創新層掛牌公司。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輔導備案之前,該公司曾于今年3月4日向山西證監局提交過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山西證監局于3月7日對公司報送的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文件予以受理。不過,就在今年6月27日,智林股份卻與國泰君安終止了上市輔導協議,并稱此舉是根據公司持續經營發展以及戰略發展規劃,公司擬調整資本市場規劃路徑及時間安排,國泰君安于今年7月1日向山西證監局報送了終止輔導備案的相關材料。
僅僅過了兩周左右的時間,智林股份于7月14日便與山西證券旗下券商——中德證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7月18日便向山西證監局重新報送了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并順利獲得山西證監局輔導備案登記,重啟A股上市之路。據相關人士預計,本次中德證券對智林股份的上市輔導或將歷時約4個月,今年10月后,公司或將結束上市輔導階段并有望開啟上市闖關之旅。
智林股份表示,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金額為計算依據)分別為3288.4萬元、4192.49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分別為36.33%、21.61%,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同比增長8.76%,歸母利潤為4645萬元,同比增長32.61%,扣非后利潤為4192萬元,同比增長27.49%。
B多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期
5月16日,在山西召開的加快企業北交所上市工作推進會上,山西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省金融辦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倍增”工作。
今年,山西省金融辦聯合山西證監局、中介機構等重新評選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建立定期跟蹤調度機制,組建企業上市掛牌專家服務隊,并召開評選會,確定了35家企業(包括30家民營企業及5家國有企業)作為今年重點上市后備企業。
今年5月18日,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北交所,公司證券簡稱為“大禹生物”,成為繼科達自控之后的山西第二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也成為山西省2022年山西確定的35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中首家上市企業。
發行資料顯示,大禹生物IPO發行價10元/股,發行市盈率19.59倍,本次公開發行1500萬股(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公司發行前股本為4096萬股,發行后股本為5596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募資約1.5億元,此次所募資金將用于公司微生態制劑產業化項目、營銷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在發行環節,公司吸引了7家戰投投資;在5月5日的網上申購環節,該股吸引了16.8萬戶投資者打新,凍結資金287.5億元,最終有4.66萬戶投資者獲配。8月1日,大禹生物報收于9.47元/股。
而除大禹生物之外,紫林醋業、陽光焦化、智林股份、中網華信、錦波生物、多爾晉澤、太重向明、風行測控、錦波生物、太礦電氣、凝固力新材料、佳維新材料、中磁科技等多家企業均在山西的后備企業名單上。
在上述后備企業中,有多家企業已經向山西證監局提交了北交所的上市輔導備案材料并開始接受輔導,不過,最終結果仍存變數。
早在去年10月19日,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太礦電氣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0月15日提交的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精選層掛牌的輔導備案材料,已正式獲得山西證監局輔導備案受理,目前正在接受中德證券輔導。去年11月24日,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多爾晉澤向山西證監局提交了在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并完成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申萬宏源。其后的去年12月9日,佳維股份與國融證券簽署在北交所上市的輔導協議,并向山西證監局報送了輔導備案申請材料,于12月15日獲受理,并進入北交所上市輔導階段。同樣在去年12月22日,另一家新三板創新層公司——風行測控發布公告稱,公司提交了向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輔導機構為開源證券。今年3月,新三板基礎層公司太重向明公告稱,3月9日,該公司與中德證券簽訂了輔導協議,隨后于3月15日向山西證監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并于3月18日獲受理,不過,該公司也提示稱,其目前為基礎層掛牌公司,須進入創新層后方可申報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公司存在因未能進入創新層而無法申報的風險。
C兩家晉企獲北交所受理
目前,除了上述進入輔導備案期的企業,據山西晚報記者了解,中網華信和錦波生物這兩家山西企業,如今已經獲得北交所的受理。
早在今年5月9日晚間,新三板掛牌公司中網華信發布公告稱北京證券交易所受理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這意味著中網華信有望成為山西第三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中網華信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2016年12月23日,公司股票正式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2021年6月7日公司正式調整為創新層。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一家“安全大數據+智慧應用”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期致力于推進安全大數據、云計算、數據加密、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園區、智慧政務等各領域的產業化應用,為客戶提供項目總體規劃、方案設計、軟件研發、項目實施及運維服務一體化的信息技術整體解決方案。該公司已形成智慧園區、智慧政務等系列典型解決方案,廣泛服務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客戶。該公司于2019年9月16日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并被認定為山西省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悉,中網華信于2019、2020、2021三年內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917.86萬元、23937.18萬元和23631.6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046.75萬元、2442.38萬元和3133.66萬元。公司的主營業務與國家產業政策和各地政府財政預算緊密相關,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多以用戶需求為主,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目前主要集中在山西省內地區。
其后,在今年6月6日,作為山西新三板“小巨人”的錦波生物北交所上市申報材料也獲北京證券交易所受理,公司成為繼中網華信之后,山西又一家北交所首發上市申請在審企業。2015年7月,錦波生物成功掛牌新三板,并于2016年9月公司進入A股上市輔導期;其間公司曾一度擬沖刺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不過之后又以“公司戰略調整”為由主動撤回了IPO申請;而在北交所“開閘”后,錦波生物決定“轉戰”北交所,并于2021年12月正式進入北交所上市輔導。截至今年6月30日,錦波生物總市值高達70.19億元,在北交所IPO在審企業中都是佼佼者。
資料顯示,總部位于山西綜改區的錦波生物,創建于2008年,該公司主營業務為以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和抗HPV生物蛋白產品為核心的各類醫療器械、功能性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和抗HPV生物蛋白產品分別基于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Ⅲ型膠原蛋白及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為核心成分,是國內功能蛋白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的先行者,同時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預披露的招股書顯示,錦波生物擬計劃公開發行股數不超過500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此次擬投入募資6.02億元,將用于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新材料及注射劑產品研發項目、品牌建設及市場推廣項目、廣譜抗冠狀病毒新藥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而其此前擬定的117元/股左右的發行底價,亦創出北交所新股發行價以及擬北交所上市企業發行底價的新高。
山西晚報記者 張珍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