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代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夯實責任擔當。代縣始終抓住“放管服”改革這個牛鼻子,做好“放”的文章,完善涉企政策體系,深化縣鄉兩級權責清單管理,確保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提高“管”的水平,轉變監管理念和方式,完善部門聯合審查機制,實施市場主體分類分級監管,強化監管責任落實,避免監管漏洞;提升“服”的質量,強化網上政務服務功能,提高全程網辦事項覆蓋率,推進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積極落實省市“全域通辦”方案,切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滿意度。
規范權力運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開展審批事項的取消、下放工作,認真做好省、市下放的14項行政審批事項承接工作,有序推進與市場主體相關的19項事項下放工作,確?!胺诺孟?、接得住、辦得好”。全面加強行政許可規范運行,建立完善“一窗受理、并聯審批、一站辦結”制度,行政許可項目清單內的事項和服務事項,除保密和場地限制外,全部納入政務服務平臺公開集中辦理。加強審批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規范各環節受理審批人員操作程序、事項名稱、事項范圍等內容,縮小審批人員的自由裁量權,讓審批工作公開透明,確保依法行政。
開辟辦理“綠色通道”,助推重點項目投產達效。圍繞全縣重點建設項目,持續深化減層級、減要件、減環節、減時限的優化流程改革。按照“能合盡合、能減盡減”原則,全面實行聯審聯批、并行辦理。同時,與項目主管部門建立領辦代辦機制,實現點對點精準審批服務,著力給重點建設項目當好“服務生”,用精準高效的審批服務倒逼建設單位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真正讓企業“多用時間趕工期、少費工夫跑審批”。
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建立融資服務清單,推動政銀企合作互信,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加大企業信貸支持力度,2022年共發放企業貸款約10.25億元;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全面落實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小微企業減征所得稅、增值稅留抵退稅等稅費優惠政策。
(劉 帥 高 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