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第1000億件快遞來了,來得比去年還早35天。
來自國家郵政局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一臺從廣東中山發往江蘇常州的“以舊換新”家用空調,成為今年第1000億件快遞。
透過快遞加速破千億這扇小窗口,可以一探中國經濟持續涌動的活力。
一個個“小包裹”的背后,是不斷釋放的市場潛力。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5年突破1000億件。今年千億件的更快誕生,凸顯了我國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電商滲透率持續攀升。快遞“規模經濟”效應繼續放大,對產業拉動和經濟帶動能力明顯提升。
一個個“小包裹”的背后,是愈發暢通的物流渠道。在新疆莎車,快遞服務點堆滿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快遞;在廣東茂名,荔枝24小時內完成全國主要城市配送……隨著我國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高鐵網絡、高速公路和機場建設快速推進,快遞物流運輸通道更加高效便捷。
一個個“小包裹”的背后,是綠色智慧的科技手段。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郵政快遞業實現智能化升級;AI大模型助力企業從倉儲管理到末端配送推進智能化升級變革……當前,新興科技手段賦能郵政快遞行業,不少“黑科技”在倉儲、運輸、派送環節大顯身手,不斷提高行業服務效率和響應速度。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