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原平農商行按照中央、省委和忻州市委關于“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不失時機抓好春耕備耕,毫不放松推進脫貧攻堅”的具體要求,落實省、市聯社安排部署,在科學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得到了政府、社會和企業的高度認可。
——搭建溝通平臺,了解掌握需求。原平農商行作為本土銀行,在疫情期間始終堅持貫徹落實原平市委市政府各項經濟發展戰略,為轄內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該行以“坐不住、等不了、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幫扶轄內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召開小型銀企座談會,積極與涉農、制造加工等中小微企業對接,邀請原平市政府、市政協、市工商聯及行業管理部門負責人和企業代表參加銀企座談會,政銀企三方共同為企業復工復產獻計獻策。
通過召開座談會,該行及時掌握企業發展情況和融資需求,加深與企業間的聯系與溝通,達到信息和資源共享,為今后開展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座談會后,原平農商行分別與涉農企業、中小微企業進行對接,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截至目前,該行已對8家小微企業主動投放復工復產貸款3602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需求困難。
——深入實地調研,實施“一企一策”。原平農商行根據銀企座談會和線上了解的情況,及時部署調研活動,依據調研結果決策,實施“一企一策”。
該行組建了由黨委成員帶隊的三組調研隊,分別走訪了山西佳誠液壓有限公司、山西石鼓農產品有限公司、新石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針對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精準施策。一是做好企業信貸檔案收集,要符合信貸準入政策的評級授信。二是對小微企業貸款,授信額度10萬元起,最高授信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利率按照人民銀行LPR利率定價辦法測定。三是加大信貸總量供給,優化業務流程、簡化授信申請材料、開辟綠色通道、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貸款發放效率和服務便利度。四是開展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春風行動”,深入開展融資需求對接,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踐行普惠金融,幫助企業減負。該行在疫情期間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信貸支持。截至目前,全行累計向轄區加工制造、批發零售、物流運輸等企業投放貸款7戶3596萬元,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充分保障。
創新服務方式,做好金融服務。一季度,該行以“百行進萬企”金融服務為抓手,以黨員干部“包村聯企”活動為載體,傾力實施“支農惠企助戶”服務工程。疫情期間,借助省聯社“一卡兩平臺”載體,全力推廣晉享e付、晉享生活、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服務,為企業和農戶提供精細化服務咨詢,并安排專人積極主動與客戶聯系,為客戶辦理轉貸、續貸業務,共轉化中小微企業及個人貸款329筆、76323.29萬元。
全力減費讓利,為企業減輕負擔。根據《山西省農村信用社關于助力疫情防控加強信貸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意見》,截至目前,該行共計對中小微企業返還利息1085.63萬元;對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利率同比下降幅度不低于10%,對于使用人行專項貸款支持、納入工信部等相關部門重點疫情防控名單的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
堅持三個“早”字,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堅持早立項,做到儲備客戶營銷優先。建立中小微企業項目營銷儲備庫,對擬重點支持的項目、品種、行業統計入庫,動態管理,以備營銷支持。對符合信貸條件的,迅速組織營銷;對暫不具備營銷條件的,入庫精心培育。堅持早調查,做到續貸客戶營銷優先。客戶經理及早與續貸企業溝通,下發受理上報時間表,明確相關要求,確保信貸資金供應做到“無縫銜接”。堅持早審批,做到資金及時到賬。加快貸款審批速度,優先安排民營企業貸款項目上貸審會,建立民營企業客戶貸款“綠色通道”。
(吉建平 趙 涵)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