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經濟頻道>>振興鄉村>>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激勵鼓舞我省廣大干部群眾——
激活內生動力 推動鄉村振興
2020年09月21日 15時09分   山西新聞網

九月,豐收的季節,收獲的季節。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占耕地行為。”“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要落實‘四個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貧長效機制,深入研究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激勵我省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樹立新發展理念,激活內生動力,實施農業“特”“優”戰略,深挖潛力,揚長避短,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以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提升耕地質量 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

提升糧食產能,耕地質量是關鍵。近年來,我省著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高標準農田成為夯實糧食豐收安全的基石。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鞠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聽了備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始終把糧食生產責任扛在肩上,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要緊盯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目標,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保護和調動種糧農戶的積極性,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重要基礎,解決好廣大群眾的吃飯問題,必須守住耕地這個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占耕地行為,我們使命在肩。”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周建春說:“眼下,我們開展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用地專項行動,執法人員已奔赴各地摸底排查,分類整治,嚴格按照‘八不準’要求,對農村新增違法占用耕地建房行為實行‘零容忍’。”他表示,要不折不扣把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對新增違法占用耕地建房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該拆除的拆除,該沒收的沒收,該問責的問責,該復耕的限期復耕到位。

“以前我們這里的土地很不平整,一到澆田的時候就頭疼,自從農田建設項目為大家埋設了管灌以后,解決了澆水難的問題,增產增收有了保障。”應縣大臨河鄉留義村種植戶楊維華高興地說。

9月19日,在河曲縣巡鎮鎮田巨峁村村民王建云的地里,新栽植的果樹郁郁蔥蔥,樹行之間栽種的紅蔥長勢正好。這一片土地曾經都是溝梁坡地,今年,河曲縣水利局在田巨峁村實施了引水滴灌項目工程,改善了這里的種植條件。

王建云說:“過去這塊地只能種點山藥、糜米之類的作物,一畝地收入也不過四五百元。進行治理后,我們栽上了果樹,樹行之間還能栽蔥。過去在旱地里面栽蔥,一畝能產3000多斤,現在有了滴灌技術,一畝地能產4000斤-5000斤。”

實施“特”“優”戰略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豐收的鑼鼓敲起來,開心的秧歌舞起來。

這些天,隰縣第四屆玉露香梨網絡采摘節進行得熱熱鬧鬧。在城南鄉、龍泉鎮、黃土鎮等鄉鎮的梨園里,梨農們忙著采摘玉露香梨。隰縣果業局黨支部書記吳德平說:“隰縣曾是國定貧困縣,這幾年發展梨果特色產業,旱垣山坡上的梨果樹成了群眾脫貧的‘搖錢樹’。現在80%的土地種果樹,80%的農民從事果業生產,80%的農業收入來源于果樹,80%的貧困戶依靠梨果脫貧,玉露香梨栽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首位,梨果產業已經成為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同樣,吉縣吉昌鎮山陽村的果農也在忙著為收獲蘋果做準備。吉昌鎮綠之源蘋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崔凱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覺得特別受鼓舞,我們吉縣蘋果是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近幾年鄉親們都靠著蘋果致了富,相關產業也發展起來了,日子越過越好。”

這些年我省實施農業“特”“優”戰略,以產品為龍頭,堅持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全政策鏈扶持,全力打好特色優勢牌,特優農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為擺脫貧困,太行山深處的武鄉縣故城鎮權店村培育出適合本土栽種的特色林果產品——梅杏。多年來,通過縣鄉村三級發力,權店村注冊商標、認證綠色產品、新建冷庫、舉辦賞花節和采摘節……“權店梅杏”的牌子逐漸打響。“現在村里成立了4個梅杏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2000余畝,戶均增收6000多元。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要鼓勵發展農民合作社,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我們的信心更足了。”村黨支部書記、權店梅杏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東生心中早已有了新的發展藍圖。

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做好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有利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9月,全國消費扶貧月。省農業農村廳駐臨縣幫扶工作隊的李慧芳和隊員們組織臨縣13個企業和合作社的代表來到太原,聯系社區,對接企業,協調貨源……他們每天走進一個社區銷售臨縣農副土特產品,忙得不可開交。

省扶貧辦駐村幫扶處處長葉明威說:“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堅持‘四個不摘’,在全省范圍內積極開展‘十個清零’攻堅專項行動,圍繞‘交總賬’目標,查幫扶對象準不準,查政策落實全不全,查收入增長穩不穩,查幫扶措施實不實,查問題整改嚴不嚴,就是要讓所有問題整改清倉見底,確保收官之年決戰完勝。”

進入秋季,沁水縣土沃鄉杏則村龍隱山居的美景吸引著一撥一撥的游客。“這些年我們依照農林文旅康路線打造杏則徒步文旅小鎮,依托周邊自然生態優勢,建設龍隱山居、龍隱田園和徒步休閑步道三個板塊,與村集體股份合作社運營的千畝連翹種植基地構成整體,發展種植、養殖業,康養基地所用的食材全部由田園提供,還帶動周邊30余名農民就業。”沁水縣龍隱山居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軍飛說。

對于臨猗縣上豆氏村吳中定來說,今年蘋果豐收多虧了省農科院的專家傳授的蘋果高光效樹形優質生產技術。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科研團隊研究員牛自勉說:“果樹科研團隊以果樹新樹形新品種標準化生產科研成果為依托,深入貧困鄉村幫助農民栽植抗寒新品種,傳授新技術,為我省黃土高原丘陵旱作果園地區貧困農民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路子,為丘陵山區產業脫貧帶來了希望。”

9月19日,一大早,晉中市烏金山鎮小西溝村康養小鎮已經游人如織。這個曾經因為生態破壞、房屋塌陷、取水困難而整村搬遷的村落,2003年遷建新村后,盤活舊村集體資產,圍繞田園文化做文章,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成功引進山西東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打造小西溝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千余畝沉寂多年的四荒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非承包耕地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村民付雪鋒笑呵呵地說:“改革給我們村帶來了活力,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我在小鎮經營著一個小店,還和別人合伙種大棚,村民們在家門口掙錢,踏實安穩。”

(本報記者康梅薌 李全宏 王秀娟 張麗媛 范珍)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