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神池縣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引擎”,持續釋放“黨建+”效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力打好鄉村振興“四張牌”。
打好組織建設“指導牌”。立足村“兩委”換屆契機,選拔各類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全縣122個行政村、6個社區全部實現了年齡、學歷結構“一降一升”的換屆目標。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230名在職黨員走進4個社區報到服務,92個轄區單位黨組織與4個社區結對共建,參與服務活動1969人次,為群眾辦實事178件。
打好項目建設“先行牌”。圍繞“兩區一基地一中心”目標定位,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路徑,堅持“一村一策”制定村集體增收方案,重點推進胡麻、莜麥、黍子、黑豆、中草藥、羊肉等產業項目發展及配套服務建設工作,不斷激活鄉村振興建設發展動力。成功爭取了國家級晉北(忻州神池)中藥材物流基地縣、農業產業強鎮、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縣等38個試點示范項目。
打好基層治理“和諧牌”。統籌推進村(社區)網格工作精細化、規范化建設,細化管理制度,優化隊伍結構,明確網格長、網格員的工作職責和待遇,積極發揮網格員在管理中的宣傳員、信息員、調解員、巡邏員、服務員、辦事員的“六大員”作用。今年已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社區工作人員40名。
打好美麗宜居“生態牌”。堅持“黨建+環境整治”,全面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建立農村“六亂”整治長效機制,廣泛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和“星級文明戶”評比工作。全面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利用檢查督促利器,將突擊式、粗放式、運動式整治逐漸演變為常態化、精細化、規范化治理,形成多元協同共振的農村環境治理新格局。(丁 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