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今年以來,岢嵐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目標要求,找準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服務下延,全力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岢嵐樣板”。
全縣104個村(社區)實現了“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兩委”主干“一肩挑”比例達100%;建立25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體,村級集體經濟實現穩定增長。其中,10萬元以上的達97個,占比98%;打造了5個示范鄉鎮、14個示范村黨組織……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岢嵐縣抓黨建固成效助振興的生動實踐。
組織引領,治理有效基礎牢
“對我來說,成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帶領鄉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背N逆赂锌卣f。今年9月份,常文媛剛剛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宋家溝鎮賈樓底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今年以來,岢嵐縣堅持把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工程”,以縣、鄉、村三級換屆為抓手,以創建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為契機,選好班子,配強隊伍,夯實基礎,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目前,全縣104個村(社區)“兩委”主干“一肩挑”比例達100%,平均年齡從換屆前的50歲降至41歲,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從換屆前的62%提高至100%,35歲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年輕干部123名,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后,班子成員年齡、知識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素質明顯提升。此外,岢嵐縣還積極開展新任村(社區)“兩委”主干任前培訓。通過三級聯動,實現586名村干部鄉級培訓“全覆蓋”。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岢嵐縣還秉持“店小二式服務”理念,深入推進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工作,完成示范鄉鎮、示范村黨組織創建,打造“岢嵐焊工”“岢嵐廚師”“岢嵐縫紉工”等縣域特色勞務品牌,為推動岢嵐全面振興凝聚重要力量。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
一年前,高家會鄉上川坪村黨支部處于戰斗力不強、班子不團結的狀態,被確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以來,上川坪村黨支部積極引進“盤中餐”公司,將村內閑置的600余畝土地流轉,壯大村集體收入;開挖排水渠300米,解決村內排水不暢問題;修農田路8條,確保百姓春耕、秋收道路暢通,整頓效果顯著。
如今的上川坪村,基礎設施完善,集體經濟豐厚,黨組織班子團結向上,曾經“基礎不牢的問題村”搖身一變成為“攥指成拳的先進村”,各項工作也走在了全鄉前列。
上川坪村的轉型蛻變,是岢嵐縣著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典型代表。
近年來,岢嵐縣以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為抓手,深入實施村干部優化提升、黨群服務中心規范達標、示范村精品打造、達標村提檔升級、薄弱村強弱補短“五大”工程,全面提升各領域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如今,全縣基層黨組織的整體能力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盤活要素,產業興旺百姓富
“好品種真的不一樣??!在這里我也號召大家和我一起種植,共同致富,我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好。”王喜在臺上激動地講著。
王喜,三井鎮神堂坪村村民。今年,王喜在村委會的號召下,試種了3畝村里提供的土豆原種,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畝產增收2200斤,年收入同比增長37.7%,昔日的“土疙瘩”變成了如今的“金果果”,這一切都要得益于神堂坪村黨支部的引領和帶動。
2020年3月,神堂坪村康源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金澤農業龍泉地緣公司,就脫毒馬鈴薯育種項目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引進原原種、培育原種、分發優質一號種,增加土豆產量,提高經濟效益,鼓起群眾的“錢袋子”。
面對新產品,很多村民不愿意接受,王喜就是其中的一位。經過村委會給大家算經濟賬,部分群眾主動加入到該項目中。一年后,通過種植優質原種,入股的村民們都嘗到了甜頭,紛紛幫助宣傳,王喜也在這個時候加入進來。今年,“如愿”的王喜也主動承擔起宣傳員的任務。宣傳不僅在本村,還覆蓋到了周邊各村,鼓勵農戶參與,在產品增量、合作社增效的同時帶動農戶增收,間接拉動各村經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輻射效應。
與此同時,神堂坪村還以“種養加”產業為突破點,同步推進湖羊養殖和紅蕓豆加工,培育自主優質農產品品牌,走出了一條“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讓群眾富了“口袋”,鼓了“腰包”,被授予“岢嵐縣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6個支部書記引進5個扶貧車間和1個蔬菜園區,帶動80%以上貧困戶就業增收,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有13個,占比達86.7%。”嵐漪鎮黨委書記劉建新介紹道。近年來,嵐漪鎮通過“支部+產業+貧困戶”的模式,讓村級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先飛雁”,使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過程成為強村富民、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提升黨組織凝聚力的過程。
岢嵐縣把產業興旺、百姓富足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深挖各村優勢潛力,突出區域特色,因村施策,多元發展,大力推行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農民富在產業鏈“三鏈”建設,通過“以強帶弱”實現“抱團發展”,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依托中央和省級財政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在經濟技術開發園區建設高標準廠區房2座,建筑面積約8256平方米??h鄉兩級建立健全專項資金效益跟蹤問效機制,對村級集體經濟扶持項目一季度一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投資項目,確保資金安全和效益最大化。目前,全縣99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10萬元以上的達97個,占比98%。
如今,岢嵐這塊19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縣人民正緊跟黨組織的引領,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穩步邁進。
提振精神,生態宜居環境美
6月21日,一場內容豐富、“黨味”十足的主題黨日活動在陽坪鄉和宋家溝鎮精彩上演,為在鄉村振興路上正“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干部群眾提振了精氣神,注入了新動能。
縣委書記孟宏斌帶領新一屆縣委委員、候補委員深入陽坪鄉趙家洼村,面向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追尋領袖足跡;在宋家溝村為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講專題黨課等。此次主題黨日系列活動,是岢嵐縣堅持把規范和創新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作為從嚴教育管理黨員的一次具體體現,讓主題黨日活動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凝聚力,提升了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服務意識。
志愿服務砥礪前行,鄉風文明浸潤其中。
養老院內,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們進進出出,忙得不亦樂乎。一個上午的時間,他們不僅為老人們清洗了床單、被罩、衣服,而且還把養老院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凈凈。晾曬在陽光下的床品衣物,加上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讓養老院充滿了家的味道。老人們感激地說:“娃娃們真個好哩!”這是陽坪鄉黨員干部帶頭參加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
“創文工作開展以來,陽坪鄉按照應納盡納的原則,將231名黨員全部編入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干、領著干,形成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标柶亨l黨委書記冀向萍介紹道。
除此之外,陽坪鄉還由黨支部引領,吸收老黨員、老干部和群眾代表成立了村風文明自治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進一步規范村民行為,并通過新建綜合文化站、農村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鄉村文化設施,定期開展“送學上門”、“免費理發”、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廣場舞比賽等活動,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達到以文惠民、潤物無聲的效果??梢哉f,鄉風文明已然成為陽坪鄉的亮點與特色,提升了鄉村振興的“氣質”。
風貌整治,換了容顏。
漫步宋家溝村,石頭路面泛著油亮的明光,路旁房舍錯落有致,燈籠高掛,紅旗飄揚……一幀幀美好和諧的畫面,呈現出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潔、生活舒適之美,讓人心曠神怡。
作為岢嵐縣農村特色風貌整治“試驗田”的宋家溝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改善人居環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健全完善學校、衛生院、文化廣場、圖書室、黨員活動室、超市、公共澡堂、老年食堂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國家3A級景區、全國文明村等。
岢嵐縣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把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志愿服務、“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作為密切干群關系、解決突出問題的有效抓手,致力于打造環境優美、和諧有序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用黨員干部的“辛勤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實現黨建助推文化振興。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處處是花,步步是景。我們相信,未來岢嵐鄉村振興之花將綻放得更加絢爛艷麗。 (翟雪梅 張媛媛)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