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寧武縣把做好人才工作作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念好引、練、儲、留、強“5字訣”,落實人才政策,完善配套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開展省校合作“引”人才。該縣圍繞“12大基地”建設,逐項明確了牽頭領導、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形成上下聯動、協作高效、整體推進的工作合力。與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聘請兩所院校專家學者為決策咨詢顧問。
二是提供實訓崗位“練”人才。該縣鼓勵支持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為大學生提供實訓崗位、鍛煉平臺,吸引人才回家鄉貢獻才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師生在寧武縣圍繞紅色資源傳承保護、鄉村振興產業引領、旅游勝地文旅互動、媒體矩陣做大做強等方面開展了社會調查、蘆芽山景區用戶體驗社會調查和“我眼中的寧武”主題攝影等一系列實踐活動;38名寧武籍大學生參加“青春興晉”返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實踐鍛煉。
三是依托信息系統“儲”人才。以采集高層次人才、優秀人才、特殊人才信息為起點,動態完善全縣人才信息庫,建立農村本土人才庫。目前,全縣有市委聯系的優秀專家2名、縣委聯系的優秀專家65名、農村本土人才990名。
四是完善保障體系“留”人才。該縣堅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兌現生活補貼、子女上學等優惠政策。以寧武籍在外、有寧武成長經歷、與寧武有特殊感情的各類在外優秀人才為對象,以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海外留學生、高校優秀學子和外出務工技能人才為重點,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通過直接引進和柔性引進,廣泛吸引人才在寧武創業興業。
五是開展各類培訓“強”人才。該縣以經濟發展需要和社會需求為導向,采取“請進來+走出去”“自主培訓+委托培訓”的方式,強化對各類人才的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邀請專家、學者到基層講學、培訓,為經濟社會建設建言獻策;組織人員到浙江等先進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經驗;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班、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對民營企業家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專題培養科級領導干部、高層次人才及企業高級管理人才,提升各類人才專業化水平。今年以來,該縣共舉辦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33期,培訓人數達5796人,涵蓋養老護理、中式面點、家政服務、保健按摩、電子商務、美容等工種;企業以工代訓16個班次627人。 (劉 強 張 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