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代縣以“強黨建、強產業、強人才”三舉措積極探索黨建引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實基礎。
筑牢戰斗堡壘,突出黨建引領。該縣著力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將農村基層組織優勢轉化為集體經濟發展優勢。推動基層組織陣地運轉規范、功能提升,構建“黨委抓牢支部、支部嚴管黨員、黨員帶動群眾”機制,深化黨建工作指導,持續抓好“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工程”。注重將黨組織嵌入到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建在強村項目中、建在黨員干部心里,實現功能性黨組織有效覆蓋,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添動能。
強化產業融合,拓寬發展路徑。在科學把握全縣鄉村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深入實施農業“特”“優”戰略,與縣黃酒、雜糧食品、肉制品、中藥材、藥茶、辣椒六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進行深度融合,謀劃多個產業項目。積極探索支部引領、書記帶頭、黨員干部搭臺、群眾參與、專干幫辦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構建“黨組織+龍頭企業+農戶”產業化經營體系;引導村集體聯合電商企業搭建特色農產品線上展示交易平臺,帶動特色種養、加工包裝、倉儲物流等產業發展,破解“好產品賣不出好價錢”供銷難題。
育強人才隊伍,增強發展動力。實施村干部培育工程,定期開展村干部提質強能培訓,建立不達標村干部剛性退出機制,鍛造一支講政治、抓落實、謀發展、強引領的村干部隊伍。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引導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往新型職業農民方向發展。依托農業農村、人社等部門,圍繞農業扶持政策、市場供需分析等方面,分類開展職業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真正懂農業、愛農村的人才隊伍。
(田 雨)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