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服務者走進樊野村
今年以來,忻府區長征街辦事處樊野村針對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兩委”班子積極探索資產經營發展模式,進一步摸清村集體資產、資源底數,依法依規進行合同清理,最大限度維護村集體利益,使資產資源利益最大化,蹚出了一條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整合資產
按照忻府區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工作安排,村里年初即召開村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暨合同專項清理整治動員會議,對如何開展“清化收”工作作了詳細安排。
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村委積極運用村廣播、村民微信群宣傳工作重點,讓廣大黨員干部和村民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實推進“清化收”工作。
全面自查摸底。按照“鄉主導、村主體”原則開展工作,對全村45份合同進行普查、核查及調查走訪當事人,核實合同內容及履行情況。其中,規范資源性合同41份,不規范資源性合同4份。
開展創文復審工作。在清理規范合同的同時,積極開展創文復審工作,對村民通過隨手拍、微信反映租賃企業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提出整改,對不進行整改的,村委要求收回其租賃的集體資產。
在“清化收”工作中,全體黨員帶頭,全村317戶耕種集體機動地的村民積極簽訂承包合同并繳納承包費。到目前共簽訂承包集體機動地合同305份,收回承包費98.2606萬元,除去30%分紅款和40%股民分紅外,剩余30%村集體收入29.4781萬元。
盤活土地
“盤活土地資源,推動土地規模化、集體化、機械化生產,最大限度提高土地收益,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樊野村村委會主任柳俊如說。
村里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路徑、新動能和新機制,在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經流出土地方、流入土地方、監督管理服務方三方協商,對土地進行流轉經營租賃。
清查核實土地,制定流轉制度,加強土地經營。村里著手組織專人深入田間地頭,按地段對全村的土地面積進行核實摸底。目前,樊野村共有土地3059.7畝。為了讓土地經營戶放心經營,樊野村委會探索成片經營的新路徑,實現土地利益最大化。將全村土地分片、分地域管理,制定樊野村土地流轉經營管理制度。
為了準確完善規劃全村的土地資源,村委會按土地分段,進行科學流轉租賃。此舉推動了土地規范化、集體化、機械化生產,盤活了土地利用率,維護了土地流出者的權益和利益,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興辦企業
樊野村地處城鄉接合部,南接忻州古城,西傍忻州火車站,交通便利,環境優越。隨著忻州古城的開發建設,城區交通要道出現車輛擁堵現象。樊野村改造拓寬了南至三角道立交橋北至新云街立交橋的復興路,有效緩解了城區云中路車輛的擁堵。
利用舊蔬菜市場建成物流集散和冷庫倉儲中心。投資興建物流集散中心最大的好處是可集中忻州城區小、散的物流,解決市區集散物流的交通擁堵,方便居民出行。還可解決本村部分村民就業問題。
采取土地租賃,改變環境,解決村民生活需求。過去樊野村東方新天地小區南廣場,由于居民亂倒生活垃圾,影響了村容村貌,也使村集體資產得不到有效利用。針對這一問題,樊野村黨總支、村委會召開專題會議,決定利用集體閑置資產,采取土地租賃的方式在東方新天地小區南面空曠場地建設停車場。
據了解,樊野村在今年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工作中,預計村集體收入將達到170萬元,較往年提高了134萬元,實現村委會既定目標。
集體經濟增收益,鄉村振興見成效。樊野村在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工作中進一步增強了全體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本報記者 張林泉)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