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河曲縣充分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支撐作用,堅持人才引進、培育、使用與產業發展齊頭并進,打好“組合拳”,加大人才供給,推動鄉村振興。
“培育+使用”,打造鄉村振興“主力軍”。全覆蓋培訓鄉村黨員干部。結合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組織開展農村“領頭雁”培訓和鄉村治理主題培訓,編印學習資料和“口袋書”3800余冊,采取文件解讀、集中學習、研究討論、案例教學等方式,培訓鄉村級黨員干部2000余人次。實施鄉村振興人才開發工程。通過結對幫扶和技術承包等方式,開展“三區”人才培訓,分批次培訓基層科技人才60余人,助力產業發展。
“引才+借智”,充實鄉村振興“智囊庫”。搭建全職引才平臺。近三年,通過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考、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等引進人才500余名,有效解決人才緊缺問題。搭建柔性引才平臺,引進科技特派員15名,深入縣內11個鄉鎮和18家企業,開展技術指導。依托山西省興農科技有限公司脫毒馬鈴薯種業,柔性引進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馬恢及其團隊共3人,研發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馬鈴薯新品種,實現河曲縣國家級領軍人才“零”的突破。
“產業+人才”,構建產才融合“生態圈”。著力構建以產引才、以才促產工作格局。采取“人才經營、集體入股、利益共享”的方式,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和資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產業項目。截至目前,19名到村工作的引進人才通過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和資金,籌劃領辦、創辦產業項目13個,形成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工藝品加工、文旅休閑、自媒體五大產業增收渠道,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預計年底可促進14個村集體經濟增收21.57萬元。 (金曉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