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神池縣樹牢精品意識,強化底線思維,進一步穩住農業基本盤,夯實“三農”壓艙石。
一是守住底線穩提升。在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上下功夫,落實“四個不摘”重大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強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預警,分層分類抓好常態化幫扶,堅決守住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二是做大產業強提升。以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為載體,以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為目標,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扶持相結合,集中縣財政支農政策,聚焦產業發展關鍵環節,重點支持培育“一批”農業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規模種養基地、“一批”農業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加工業龍頭企業,帶動做強優勢特色主導產業。依托紅蕓豆、谷子、沙棘、月餅、芥菜、胡麻、肉羊等產業,聚力打造雜糧食品、肉制品、中藥材、飲品、釀品、保健食品(功能農產品)六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推動農產品加工“精細化、特色化、功能化”發展,加快構建全縣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深入實施品牌塑造工程,制定實施農業品牌建設規劃,加強農業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打造,培育神池品牌。
三是加大投入保提升。強化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發揮金融資金的引導協同作用、社會資金的參與補充作用,確保資金投入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相匹配。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建好用好鄉村振興項目庫,加大公共財政向“三農”傾斜力度,整合統籌各層面各渠道支農資金,實施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影響全局的重大工程,加快改變農村經濟發展基礎設施薄弱狀況。
四是加強督查促提升。加強對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以及干部作風、問題整改情況的督促檢查,從嚴落實責任追究和問責問效制度,堅決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以及辦事拖拉、作風漂浮、執行不力、效能不高等問題,確保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韓 鋒)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