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鄉村振興是建設農業強縣的主抓手,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戰場。今年以來,五寨縣堅定不移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全面推進“五個振興”,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做優特色種植業。堅守耕地紅線,啟動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5萬畝,新增、恢復水澆地5.7萬畝,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確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0萬畝以上、產量達5億斤以上。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優化種植結構,抓好加工型馬鈴薯、優質雜糧、甜糯玉米、道地中藥材、功能莜麥、藥用菊花、大東溝芥菜等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建設,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打造全省現代農業樣板標桿。
做大健康養殖業。依托雁門關農牧交錯帶優勢,落實獎補政策,加快推進全產業鏈生豬養殖、富祥養殖、獅新村養殖、包家灣生豬養殖等項目,實施青貯玉米、飼草種植加工及玉米蒸汽壓片等項目,穩步建成生態化、無公害健康養殖基地,達到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和監管常態化標準,力爭將五寨打造成全省生態養殖示范縣。
提升現代農業水平。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農機裝備方面,要繼續推廣大馬力智能拖拉機、高速智能精量播種機、收獲機、植保無人機等農業機械先進裝備,不斷提升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農產品精深加工方面,協同推動“5大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集群化鏈條式發展,力爭農產品加工銷售營收增速達到8%。數字農業方面,搶抓“兩個轉型”機遇,繼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加大標準應用與推廣力度,實現農產品生產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經營主體培育方面,開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行動,培育發展一批帶動力強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引進壯大一批競爭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優勢品牌培育方面,爭取完成“五寨甜糯玉米”“五寨谷子”地理標志認證,擴大“糧裕五寨”公共品牌影響力,打響“五寨小米”品牌。暢通營銷渠道方面,依托電子商務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確保縣域特色農產品走向國內外市場。
打造宜居和美鄉村。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抓好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有序推進“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編制;推進建制村雙車道、自然村道路硬化;實施飲水安全維修養護工程25處;新建、改造5個10千伏供電項目;繼續實施危房改造、農村改廁、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村莊綠化美化亮化、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等工程,高標準打造一批干凈整潔、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綠色宜居示范村。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抓好重點人群監測幫扶、“三保障”及飲水安全鞏固落實、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產業就業幫扶、扶貧項目資產管理,用好光伏收益、扶貧小額信貸、“忻保障”、“晉忻保”政策,壯大村集體經濟,挖掘就業潛力,持續穩崗拓崗,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面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確保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快速推進。
(林俊文)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