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方村葡萄熟了 本報記者 馮曉磊攝

庭院經濟普惠一方百姓 本報記者 馮曉磊攝
初秋時節,萬物并秀。走進寧武縣鳳凰鎮大河堡村馮改蓮家,院內一壟壟剁椒、一簇簇甘藍郁郁蔥蔥、層層疊疊,綿延著無盡綠意,鄉野意趣呼之欲出。整潔的院子不僅催生了庭院經濟,更激起了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馮改蓮說:“院子齊整,我收拾出來,種些黃瓜、南瓜、蔥、豆角,又能給親朋好友吃,也能鍛煉身體。冬天改成大棚,還可以種香菜、生菜、油麥菜,家人吃得放心?!?/p>
走在大河堡村的鄉間小道上,一幢幢白墻黛瓦的房屋、一個個干凈整潔的庭院,在秋日暖陽的映襯下,處處令人賞心悅目。家家戶戶門前圈出的花圃菜地更顯生機勃勃,辣椒、西紅柿、韭菜、茄子等蔬菜綠意盎然,與白墻黛瓦相得益彰。大河堡村積極引導村民探索鄉村庭院美化和庭院經濟新路徑,按照宜花則花、宜菜則菜、宜養則養的原則,利用地理位置優勢,通過建設“小菜園”,將新鮮蔬菜輸送寧武市場,實現助農增收。大河堡村村民趙雙全告訴筆者,他自己院子里也種了點菜,吃不了就拉到早市去賣,一天也能掙100多塊錢。
發展庭院經濟,關鍵在創新發展思路。鳳凰鎮周家堡村以家庭為單位,以庭院為陣地,探索形成“庭院+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本村種植養殖大戶周俊官帶頭示范,打造了一批“地面有菜、樹上有果、門前有景、院內有羊”的立體庭院經濟產業帶,不僅推動農戶庭院經濟規?;?、特色化發展,還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周俊官說:“我的院子6畝多大,一半用來種瓜果蔬菜,另一半養羊,羊糞種菜,玉米打下喂羊,實現了農業循環。賣羊羔和羊肉,我每年也能收入一二十萬元?!?/p>
門前百花齊放,屋后綠樹成行,瓜果蔬菜滿園,家禽家畜滿圈。鳳凰鎮推進20個行政村300余戶群眾發展庭院經濟,把發展庭院經濟與農民增收致富、人居環境整治、庭院綠化美化、基層治理相結合,實現了美化農家、扮靚鄉村、農民致富的目標,讓業態繁多的“微經濟”催生著美麗鄉村發生“蝶變”,讓“方寸閑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同時,也帶動了周邊鄉鎮庭院經濟的興起,如陽方口鎮等。鳳凰鎮主任科員陳俊花表示,接下來該鎮將進一步加大對庭院經濟扶持力度,把庭院經濟和美麗鄉村建設融為一體,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引導群眾開展庭院美化、亮化、綠化行動,在美化人居環境的同時實現增收致富,努力推動全鎮建設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鄉村,以庭院經濟發展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賈志永 路碧瑤)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