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河曲縣白洼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地區資源優勢,奏響了“黨建引領富民曲”“改革發展振興曲”“群眾參與交響曲”“特色產業興旺曲”四部曲,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白洼村距縣城二十公里,四面環山,村子坐落在山最高處,與底處的溝壑相連,是典型的“吃水靠天村”。過去,該村道路坑坑洼洼,雨天泥濘滿地,晴天塵土飛揚;吃水要靠人力去深溝中挑水;農產品滯銷,很難變成錢。
近年來,該村黨支部書記周永軍帶領鎮上干部經過充分調研,堅持從抓薄弱補短板入手,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村民的收入。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一條條新修的水泥主干道貫穿村莊東西,路面干凈整潔,美化后的道路兩側用銀灰色的圍欄圍著,圍欄外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環村美景讓人賞心悅目。
交通的便利激發了產業鏈的活力,夏天成片種植的富硒西瓜、紅蔥,讓人翹首遠望。一行行設計精美的鄉村文明建設宣傳標語隨處可見,提振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凝聚了鄉村振興的奮進力量。
奏響“黨建引領富民曲”,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20年春節前,周永軍在縣交通局的幫扶下,積極組織人員施工,一改建排水渠道,拓寬過去的硬化路面。二改荒地,通過栽植松樹苗進行綠化。三改多處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損毀的老房子,用鏟土機推平后改造成種植園。四改建危房為漂亮寬敞的新平房。五改進吃水問題,由旱井水改成自來水。道路改造后,每隔一周就組織村民清理道路及房前屋后的臟物。現在的白洼村,道路平坦、綠樹成蔭,一塊塊綠茵茵的菜園、一排排太陽能路燈、一座座新平房展現在大家眼前,靚麗的村容村貌讓人眉開眼笑。
奏響“改革發展振興曲”,通過產權改革,盤活集體資產,助力環境改善。白洼村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廣大干部群眾對荒山坡、空閑地等進行整治,全部收回納入村集體經濟,進行統一管理。通過清產核資,白洼村共整理出集體土地60余畝,與鎮政府合作,將所有空閑地用來興建光伏發電項目,這樣既盤活了資產,使資產變成了資源,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改善了村莊的環境。治理后的荒地,通過光伏發電項目增加收入,村里用這些資金來改造人居環境,更好地打造美麗鄉村的新模式。
奏響“群眾參與交響曲”,攜手打造美麗家園。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按照標準和要求對自家的墻體和屋頂進行了美化,用淡黃色涂料粉刷墻面,用藍色采光瓦統一翻修屋頂。改造后的村莊整齊美觀,為加強衛生保潔長效管理,該村黨支部探索出路長制、門前衛生三包制、月評衛生文明戶獎勵等制度,引導村民將講文明、樹新風、愛護美麗家園的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奏響“特色產業興旺曲”,發展富硒西瓜、紅蔥種植產業和養羊養魚產業。白洼村常年干旱少雨,村委會根據村民的意愿,通過發展養殖業和打造富硒西瓜、富硒紅蔥種植基地來致富,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為了進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村委會還準備將該村南石溝的深水溝打造成魚類養殖基地。
該村的“四部曲”奏響了打造美麗新農村的樂章,奏出的是村民的心聲和呼聲,奏出了白洼村黨支部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精神,展現出的是一幅繪就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本報通訊員)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