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經濟頻道>>振興鄉村>>正文
五寨:“百夢園”圓了百姓安居夢
2024年01月13日 09時46分   忻州日報

在五寨縣百夢園小區,27棟嶄新的樓房排列整齊,水、暖、電、路、氣、網全部入園,周邊學校、醫院、文化廣場、黨群服務中心、便民超市、就業創業廣場、扶貧車間一應俱全,這里人流穿梭,百姓安居樂業。

百夢園社區是五寨縣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之一。2018年底,孫家坪鄉、梁家坪鄉、杏嶺子鄉、韓家樓鄉4鄉3680人易地扶貧搬遷戶全部搬遷入住。搬遷以來,百夢園社區錨定“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主動作為、大膽創新,蹚出一條“5515”的后續扶持之路,讓老百姓享受到了“12358”成效。

“5515”蹚出后續扶持新路子

第一個“5”指的是以把集中安置點創建成“五好社區”作為總目標,即創建“產業帶動好、就業幫扶好、公共服務好、精神狀態好、融入環境好”的新型社區,讓搬遷群眾重新找到家的感覺。2023年百夢園社區已創建成功,等待省市驗收。

第二個“5”指的是在治理模式上,采取了“雙五級”治理模式。在黨組織建設方面,構建了“鎮黨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聯絡員”的“五級”管理體系;在社區居民自治方面,構建了“鎮政府、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樓長、單元長”的“五級”自治體系,把治理領域延伸到了末梢神經。同時,大力推進雙五級成員交叉任職,促進治理要素有機融合。

2021年11月,百夢園社區圓滿完成“兩委”換屆選舉,新一屆社區“兩委”班子共7人,其中支部3人、居委5人,交叉任職1人,班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步選舉產生4個網格黨支部、27個黨小組、134名黨員聯絡員和4個居民小組、27名樓長、102名單元長人選,使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社區居民各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把陣地構筑在物業上,在小區物業建立黨支部,并吸納物業工作人員進入社區支部班子(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兼物業黨支部書記,2名網格支部書記兼物業黨支部委員),負責抓好轄區“紅色物業”的日常管理,切實做到黨管物業。同步建立了社區、物業服務企業、居民業委會“三方共商共建”平臺,以及由社區黨總支牽頭,各職能部門、物業企業聯動協調議事機制,進一步提升了辦事效率,社區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

“5515”中“1”,指的是精心打造“1公里生活圈”,除小區水、暖、電、路、氣、網全部入園,學校、醫院、文化廣場、黨群服務中心、便民超市、就業創業廣場、幫扶車間等設施配套齊全外,以“全科網格”為抓手,共劃分4個網格、25個微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2名、輔助網格員2名,形成黨總支包保網格支部、網格支部包保網格員、網格員包保個戶的“三梯隊包保體系”,實行社區黨總支、網格支部、網格員三級聯動和“事件上報、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督查督辦、落實反饋”的基層閉環治理機制,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和群眾反映的問題。

派駐4個鄉鎮民事代辦員和人社、民政等窗口單位服務人員無縫對接,搭建了“一站式”辦理服務平臺,全面開展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組織生活、居民議事、社保接續、就業幫扶、民事代辦、矛盾調解、親子服務等10項服務,日均接待辦事群眾30余人次,做到群眾辦事有地方、議事有組織、糾紛有人管、困難有人幫,實現了在1公里范圍內方便、快捷辦理各項民生事務,解決各類生活問題。

“5515”中的最后一個“5”,指的是織密織細“5公里創業就業圈”。在安置點上建立就業創業廣場和幫扶車間、就近企業安排就業、主導產業鏈上就業、農業產業鏈上季節性務工、公益性崗位上就業、打造特色品牌向外輸出勞務等6項機制,組織60余家企業織密織細了“5公里創業就業圈”。社區搬遷群眾連續三年就業率都居于95%以上。

“12358”生出幸?;?/strong>

“5515”后續扶持措施的實施,取得了“12358”明顯的后續扶持成效。特別是百夢園就業創業市場成效顯著。

“1”是指實現一增收。2021年人均收入1萬元,增幅25%;2022年人均收入1.37萬元,增幅37%;2023年人均收入1.57萬元,增幅13.93%。

“2”是指達到兩不愁。打造“5公里產業集聚區和就業圈”,帶動群眾就業增收,達到兩不愁。

“3”是指解決三保障。以小區為中心打造“1公里生活圈”,解決三保障。小區內水、電、路、網、氣、暖各項基礎設施完善,建有文化廣場、醫院、超市、黨群服務中心、幼兒園,距離小區200米配套建設了小學、醫院、超市,在1公里范圍內可解決衣、食、住、醫、學等問題。

“5”是指創建五好社區。目前,產業帶動好、就業幫扶好、公共服務好、精神狀態好、融入環境好的“五好社區”創建工作階段性目標已實現,搬遷群眾對新家園、新環境的歸屬感、融入度日益增強。

“8”是指保障八項權益。搬遷人群在遷出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林地受益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鄉村振興政策享有權和遷入地的政治權益、城市公共服務享受權、社會保障權、社會事務參與權等八項權益得到全力保障,搬遷群眾享有的各項權益實現了有人管、有人幫、不懸空、不漏項。

千方百計做好就業“文章”

安置點建立創業就業載體。重點建成了占地9630平方米的百夢園創業就業廣場和2個幫扶車間、1個移動通信公司的客服中心,既可滿足搬遷群眾的農副產品交易,還能發展地攤經濟、夜間經濟,成為搬遷群眾日常增收的重要場所。目前廣場內商鋪和攤位運行有序、熱鬧非凡。

就近企業安排就業。對就業幫扶企業給予吸納就業補貼、物流補貼、費用減免等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康宇實業、匯豐貿易、綠源食品等安置點周邊的工商企業、個體經營戶和合作社為400余名搬遷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

主導產業鏈上就業。依托縣煤炭物流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優勢,充分發揮萬通、國新能源等60余家涉煤企業的帶動作用,吸納1300余名搬遷人口在煤炭物流主導產業鏈上就業、創業,人均年收入超萬元。

農業產業鏈上季節性務工。在農忙時節,組織動員搬遷勞動力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現代加工型馬鈴薯基地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務工,年人均增收6000元。

公益性崗位上就業。政府在環衛管理、公園管理等市政建設上為搬遷勞動力提供公益性崗位;集中安置的小區實行村民自治管理,為搬遷勞動力增設了環衛、物業、超市等就業崗位,保障340余名搬遷勞動力就業。

打造特色品牌向外輸出勞務。著力打造了“五寨駕駛員”“五寨廚師”“五寨焊工”等特色勞務品牌,對有培訓就業需求的人員實行清單化、動態化管理,全縣搬遷勞動力外出務工149人。

如今百夢園的搬遷戶,不僅住上新房子,享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更是憑借自己的雙手端起致富的“飯碗”。“真沒想到,俺們山里人有一天能走出大山,過上住樓房、開小汽車、上班掙錢的日子,是百夢園圓了我們安居樂業的夢!”(秦喜林)

(責任編輯:蔡文斌)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