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走進河曲縣劉家塔鎮山莊頭村,村民王有林熱情地邀請記者參觀自家院子里的“寶貝”。一進大門,記者看到院子里100多只羊正爭先恐后地吃草料,旁邊的幾頭牛也在悠閑覓食。環顧四周,院子里還有雞、騾子。“我把它們養在自家院子里,既把院里的閑置地全利用了起來,還能增加收入,而且有他們陪伴我,整個家里看起來紅紅火火的。”王有林邊說邊笑得合不攏嘴。
近年來,河曲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總目標,認真學習踐行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國家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部關于鼓勵引導脫貧地區發展庭院經濟的指導意見精神,大力發展農村庭院經濟,讓庭院“方寸地”變成村民增收“致富園”,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在王有林兩口子的辛苦操持下,他家的小庭院經營得有聲有色。王有林告訴記者:“我養的100多只羊,去年收入4萬多塊錢。玉米是自己種的,自產自銷,都喂了它們了。種的50來畝地,秸稈都割回來鍘短喂了羊。我還喂著雞,雞蛋夠全家人吃,也不用買。”
河曲縣在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圍繞“家”和“庭”做文章,積極引導農民整合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空閑資源,養殖牛羊雞鴨,種植果蔬藥材,發展各具特色的庭院養殖、種植經濟,把農家庭院的“方寸地”,建設成為增收致富的“聚寶盆”,讓一個一個農家小院充滿生機。山莊頭村村民王維國告訴記者:“種地之余,我在院子里養了20多只羊,每年也能增加點收入。種的十幾畝玉米,全喂了羊,能省不少飼料錢。種的糜、谷、土豆每年也能收入2萬多元。養羊國家還給補貼,我現在生活挺好的。”
庭院經濟作為特色產業的“濃縮版”,將打造優美人居環境與促進產業增收有機結合,是推動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的有效載體。2023年,河曲縣共創建了28個示范村、2174個示范戶,示范戶庭院經濟收入戶均達到5000元以上,庭院經濟產業規模日漸擴大,種類不斷豐富,產銷銜接逐步順暢,呈現出一派朝氣蓬勃的增收新圖景,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張 靚 周三光)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