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會人員實地察看果樹長勢與掛果情況
本報訊 近日,河曲縣農業農村局和水利局組織各鄉鎮分管農業工作負責人與技術骨干、種植大戶,在西口鎮焦尾城村紅海棠示范果園開展現場觀摩與技術交流活動,旨在探索海紅果產業轉型新方向,推動全縣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觀摩期間,技術人員全面介紹了示范果園的建設背景、關鍵栽培技術及主要管理措施,重點講解了河曲紅海棠的品種特性、創新技術應用成效等核心亮點。參會人員深入田間,實地察看果樹長勢與掛果情況,并與技術團隊現場交流,詳細了解配套栽培措施、季節性管理要點及該品種在新技術模式下的實際生長狀況,進一步加深了對對品種優勢與技術推廣成效的認識。
“這個項目為我們鄉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新思路,非常值得借鑒學習。通過嫁接技術可以快速推廣,這種方式投資少、見效快,農戶接受度高。”該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表示。
河曲紅海棠示范果園位于焦尾城村,由該村村民秦志強投資建設,山西農業大學河曲特優農業產業研究院海紅果技術團隊提供全程技術支持。果園利用廢棄沙場復墾土地,于2024年春季建成,一次性栽植樹徑達5厘米的優質大苗300株,并于當年成功實現掛果。該品種由山西農業大學果樹研究所采用海紅果樹為砧木、嫁接東北雞心果培育而成,目前處于第二年掛果期,掛果情況良好,預計單株產量可達10公斤。
河曲紅海棠具有品質優良、成熟較早、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發展該產業有助于突破傳統海紅果加工業務瓶頸,通過“加工+鮮銷”雙路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目前,該縣還引進了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培育的“振興1號”和“紫香”兩個小蘋果品種開展試種,篩選出果形與海紅果相似、適宜本地生長、風味良好、耐儲運、綜合品質優良的品種,未來將擇優擴大推廣,為縣域農業結構優化和鄉村振興提供新支撐。
此次觀摩活動,通過現場學習與交流,有效提升了各鄉鎮對特色果業新品種、新技術的認知,為下一步在全縣推廣示范成果、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謝雨村)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