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書記李俊明在岢嵐縣宋家溝村調研 本報記者 劉紀森 攝
本報訊(記者 任逢春)4月11日,市委書記李俊明深入岢嵐縣宋家溝村和包扶聯系點靜樂縣王端莊村,就春耕備耕、農村建筑特色風貌整治及脫貧政堅等工作進行實地調研。市領導崔建新、王志東、裴峰,市農委、住建、規劃和扶貧辦負責人參加調研。
在岢嵐縣宋家溝村,由中國鄉建院統一規劃設計施工的風貌整治工程已經全面展開。紅石基、青磚柱、黃泥墻、灰瓦頂等晉西北農村傳統建筑元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和顯現。李俊明實地察看民宅山墻立面、道路鋪裝、舊宅改造、過村河道治理等工程進展情況,詢問村民感受,了解施工人員資質,對照最終效果圖聽取設計施工人員情況介紹。他指出,農村建筑特色風貌整治要堅持綠色,注重樸實,既要實現統一協調,又要點綴有亮點不單調,要活潑有生氣、有個性、有鄉土氣息。要結合村莊常住和移民落戶人口開展房屋翻新和舊房改造,具備居家、游覽等現代住宅的各種功能要素,同時要建立生態停車場等靜態交通設施,實現傳統村落改造與現代建筑功能的有機結合。李俊明強調,忻州橫貫全省東西,佛教文化、長城文化、黃河文化等差異明顯,擁有窯洞、瓦房、平房等不同建筑風貌,通過前期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編制出臺了農村建筑特色風貌整治技術導則,各縣(市、區)要根據技術導則的規范,參考施工圖集,結合各村實際,制定一村一冊、一戶一圖的整治改造方案,要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經營的積極性,確保整治工作因村施策、落實到戶。
在包扶聯系點靜樂縣鵝城鎮王端莊村,李俊明隨機走訪王迎虎、王??〉任疵撠毚迕?,了解家庭情況,聽取增收舉措,細算退耕還林、光伏發電、養殖、種植等項收入,鼓勵他們信心比黃金重要,要主動作為,改善條件,實現脫貧增收。聽取王端莊村春耕備耕準備情況、靜樂縣落實12件實事進展、省規劃院編制的王端莊村整村規劃設計方案匯報,與縣鄉村代表座談,共商下一步脫貧措施。
李俊明強調,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尤其要通過減少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按照市場規律和供求關系,引導農民因地制宜選擇雜糧、中藥材或林草種植品種。去年在政策引導、各級深入工作、百姓認可度提高的情況下,我市小雜糧種植面積首次超過玉米種植面積,今年要繼續鞏固發展。當前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對農民搞好春耕備耕是一大利好消息。籽種關系農業生產根本,要把好把嚴種苗質量關,加大技術指導力度,開展精準幫扶,及時引導農民選擇適宜的種苗;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利用有效降雨后的良好墑情,依時按序開展春播,為全年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李俊明指出,要對照貧困村退出的11項指標,倒排時間,細化項目,明確措施,落實責任,在去年工作基礎上,持續推進旅游、電商和人居環境改善等更加具體有效的措施,確保王端莊村2017年如期脫貧摘帽。靜樂縣要把王端莊村脫貧出列作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示范,絕不能搞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要按照“一村一品一主體”要求培育發展產業,利用“五位一體”模式支撐產業發展。要把已經開展的12項工作落實到位,提高農民自身發展動力,通過產業發展增加農民勞務收入比率。要在增收的同時,通過工程措施實現脫貧“三保障”目標,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及村容村貌等大環境,根本上解決區域性貧困問題。要讓老百姓不僅有脫貧攻堅的獲得感,更有長期的幸福感。要立足王端莊村地處近郊、具備農牧生產基礎、仍屬貧困村的現狀,切實找準定位,充分論證交通功能優化對改善村莊長遠布局和凝聚村民士氣的作用,在深度挖掘上進一步優化村莊規劃。要按照農村建筑特色風貌整治技術導則的規范,盡快出臺接地氣的風貌整治規劃,讓王端莊村更有鄉土氣息,更加宜居宜業,全面夯實脫貧基礎。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