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任逢春 通訊員 趙文君)9月9日,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陳志剛深入我市岢嵐縣貧困鄉村、企業就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進行調研,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吳華,省扶貧辦主任劉志杰,市委書記李俊明,市委副書記、市長鄭連生,市委常委、秘書長崔建新,市委常委、岢嵐縣委書記王志東,副市長裴峰參加調研。
陳志剛一行深入岢嵐縣陽坪鄉已脫貧群眾楊志林、貧困群眾王改蘭、楊改梅家,神堂坪鄉山神廟村貧困群眾劉應應、吳鳳英家中,詳細了解生產、生活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效果,患病就醫、醫療救助等情況;鼓勵他們在黨的各項扶貧政策幫助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下,通過勤勞致富、自力更生、發展生產,爭取早日脫貧;希望鄉村兩級加強對特殊貧困人群的關心和幫扶,落實好各項兜底政策;希望村干部注重對村民的引導,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樹立良好導向,引導兒女致富養老,結合政策兜底,解決好老年貧困人口脫貧問題。他詳細詢問建檔立卡貧困戶動態調整情況、產業扶貧、金融扶貧落實情況及貧困戶脫貧后可持續發展情況后,陳志剛說,脫貧攻堅要注重可持續性,要以產業發展為載體,制定科學脫貧措施,通過發展產業、促進就業、最終實現穩定脫貧;省扶貧辦要制定統一資料模板普及推廣,在一張表上清晰明白反映人口信息、致貧原因、幫扶措施等詳細情況,建立村級信息管理平臺,優化資料錄入管理;要深入群眾,核實完善信息,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精準。就正在進行的移民搬遷中心集鎮建設,他指出,要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體現鄉村特色,實現基礎設施、富民產業、能力素質同步發展。
陳志剛實地察看了山地陽光食品有限公司、晉嵐絨山羊種羊場和萬畝沙棘林基地,詳細了解飲料、保健品、枝條纖維板等沙棘綜合開發產業鏈條,仔細聽取通過發展羊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實踐經驗,他要求切實發展好沙棘和養羊這兩項支撐岢嵐脫貧攻堅的特色產業。在詳細了解紅蕓豆的種植銷售及帶動群眾增收情況后,他指出,只有發展產業、解決就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要深入研究“三農”工作面臨的農村空巢化等新形勢,研究通過市場方式和科技手段來解決新形勢下農村產業發展的組織模式、生產方式,運用農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政府要適時健全服務體系,探索注冊特色農產品公共品牌,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作用,通過統一標準、統一檢驗、統一包裝、統一渠道對外銷售等各個環節流程的改進,提高公眾對特色農產品的信任度,實現農產品通過電商順利進城,讓老百姓切實從特色農產品銷售中得到實惠。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