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強調:繼續解放思想 加快轉型升級 全面做大做強法蘭產業

圖為市委書記李俊明在山西天寶集團有限公司調研質量可追溯系統建設情況。(本報記者 劉紀森 攝)
本報訊(記者 任逢春)11月27日,市委書記李俊明深入定襄縣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調研指導法蘭產業發展和開發區改革創新工作。市委常委、秘書長崔建新,市商務局、中小企業中心負責人參加。
在管家營鍛造集團,李俊明深入了解6S、6西格瑪管理方法推行情況、聽取企業信息一體化管理功能介紹、察看不銹鋼法蘭產品和自主研發制造的智能數控雙軸車床機器人;在天寶集團,察看了產品質量信息追溯中心,觀看了企業信息化管理演示介紹。在聽取定襄縣法蘭產業發展工作匯報和法蘭企業家的意見和建議后,李俊明指出,定襄縣對法蘭產業發展的目標定位思路清晰,規劃既切合實際又具前瞻性,要以31.4平方千米的“一區四園”開發區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加快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全面落實“三化三制”改革,實施“1724”開發區建設規劃,把開發區建設成為轉型升級的平臺、創新發展的引擎、對外開放的高地,全面推進項目落地見效,全力爭創省級開發區。
李俊明強調,當前全國上下都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政府部門要學,企業家更要學。要深挖十九大精神這座“金礦”,搶抓先機,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實事求是謀劃好定襄法蘭產業發展。要結合法蘭制造產業的發展實際,全面、系統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認識進入新時代后,發展已由高速度轉向了高質量,深刻認識和把握創新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用工匠精神詮釋質量強國的內涵,緊緊抓住全面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對標中國制造2025,搶占智能時代提供的廣闊發展空間,積極應對法蘭產業由中低端向高端挺進面臨的嚴峻挑戰。
李俊明強調,發展定襄法蘭產業,理念要更新,要順應智能時代對智能制造提出的個性化需求;質量可追溯,要從材料、人工、運輸等各個環節全程追溯降低成本;標準國際化,標準的背后是品牌、是市場、是行業話語權,要在制定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爭取主導國際標準的制定,真正從出售產品走向出售品牌、出售標準;管理再提升,企業家要成為管理學家,尤其是外向型、出口導向型企業要更加注重系統化、信息化、供應鏈、全球化管理,要在推廣6S、6西格瑪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推進ERP管理,全面整合物流、人流、資金流等信息流,應用大數據內抓管理、外拓市場,把管理作為永恒的主題,向管理要效益、要質量、要品牌;平臺全覆蓋,要用好爭取到的7個國家品牌的平臺效應,充分發揮平臺在提升產品質量、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規避貿易壁壘、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的獨特作用。
李俊明指出,當前定襄法蘭出口已占全市出口八成以上,法蘭企業家要切實解放思想,以大產品、新產品為主,走組織集團化、生產專業化、產業市場化發展之路,真正做大法蘭產業“蛋糕”,爭做定襄法蘭產業上市第一家。要在政府主導、協會主辦、企業參與下,推進定襄法蘭企業在人力資源、生產設備、檢測設備等方面實現資源共建共享。要瞄準環保排放標準,穩步推進產業升級;要加強內部協作,推進信息共享,加快市場細分。要在市里積極指導、縣里統籌實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法蘭協會和企業家的作用,在產品工藝和市場占有率上狠下功夫,在已有發展基礎上齊心協力做強定襄法蘭產業,使定襄法蘭在走出國門后,全面走向世界,在國際市場上贏得地位,爭得話語權。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