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王紫)7月30日,“移動出行創新智庫成立儀式暨2020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移動出行創新智庫秘書長程里表示,“在新的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產業不再是孤立的制造業,它跟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緊密相關,新的移動出行場景必將對整個汽車產業進行重構,移動出行創新智庫的成立,一定會推動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據介紹,移動出行創新智庫的成立,吸納大出行領域的產、學、研及機構頂級專家,立足全球視野,著眼未來趨勢,聚焦于自動駕駛、5G-V2X、共享出行等關鍵課題開展研究、交流和發布。將發揮中國在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現在優勢,依托優秀的專家資源和國內兩大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賦能國內主要主機廠、科技公司,輸出意見和觀點,助力國內汽車產業打造出世界級的中國民族汽車品牌。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移動出行創新智庫理事長付于武表示:“在我過去擔任智能網聯創新聯盟理事長11年的時間里,沒有哪個環節、哪個方面對智能網聯提出異議,觀點高度統一。所以這一點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智庫聚焦新四化,特別是聚焦智能網聯、智能化是非常正確的。”移動出行創新智庫將成為推動中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的智囊團,利用其優秀、廣泛的專家資源和對行業的深入研究,提出具有時代的想法和建議,服務汽車和出行產業,推動智能汽車不斷向前迭代發展,讓中國汽車產業從追隨者成為領跑者。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移動出行創新智庫副理事長安慶衡表示:“全球車企正處在巨大的變革當中,不斷創新是推動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必然選擇。車云、國汽智聯、國創中心在此時成立移動出行創新智庫,必將聚集移動出行領域的全方位創新英才,為中國民族汽車產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據移動出行創新智庫秘書長程里介紹,移動出行創新智庫成立后,將有序開展后續的交流、咨詢、傳播工作,并定期發布智庫月報,每年籌備移動出行創新智庫年會。近期智庫將啟動“智能汽車中國方案調研之旅”活動,通過智庫專家對國內智能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走訪調研,對智能汽車發展路線提出建議和思考,并在調研完成之時,形成調研報告。
據悉,由車云網主辦,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國家新能源技術創新中心聯合主辦,車云研究院協辦的智庫將進一步擴大智庫專家陣容,按照類別邀請專家加入智庫;同時啟動企業會員的招募,并逐漸形成智庫專家與企業的互動,真正實現產學研的聯動。在智能能汽車中國標準這一問題上,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道路場景復雜,環境完全不同于國外地區,但目前國內對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研發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往往不能得到相互認同,所以一個符合中國特色的智能汽車標準是完全有必要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徐向陽表示:“做好中國標準,政府除了提供政策法律的保護和寬松的環境外,應該制定一些圍繞安全性的原則。但不要干預技術路線,只要保證足夠安全就行。”
“智能汽車的發展不能單靠某個企業單打獨斗,中國企業需要集合在一起共同發力,大家把資源利用好,才能真正為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移動出行創新智庫副理事長原誠寅說。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移動出行創新智庫副理事長師建華表達了聚焦新四化的重要性:“回顧我們發展歷程,高質量發展確實是非常必要,新四化也使得汽車從簡單的交通工具向大型綠色移動終端轉變,在這種情況下產業結構和生態在調整,超前布局智能化更顯重要,提升移動出行水平是眾多企業共同的認識。”
而自動駕駛作為實現完全意義上智能汽車的重要路徑,任重道遠。對此,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王恒表示:“無人駕駛是肯定可以實現的,可能在未來幾年或幾十年間實現。就像智能手機一樣,無人駕駛汽車也會出現類似情況,這是可以預見的。”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