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救市+企業補貼,買車好時機到了?
“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剛發布,我就已經收到了好幾家經銷商的電話。”近期在看車的王華(化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直沒下訂,這次感覺賺到了。”
有購車計劃的消費者等來了“政策大禮包”。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顯示,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此次政策帶動自主、合資和豪華品牌全面受益。汽車企業聞風而動,掀起“內卷”式優惠:包括上汽大眾、東風日產、榮威、奇瑞、東風風神、長安汽車、奔騰等多家企業紛紛在第一時間表示企業愿意承擔另一半購置稅,旗下全部或部分車型實現“購置稅全免”。甚至還有車企給出了額外的零息、零首付等購車福利。
如此一來,政策力度已經超過預期,真金白銀的優惠讓汽車產業尤其是燃油車在經歷了艱難的4、5月之后,有望實現觸底反彈。
不止于此,新能源汽車也同樣迎來利好。5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通知,擬在山西、吉林、江蘇、浙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甘肅等地舉辦若干場活動,時間同樣將持續至年底。
受政策利好拉動,6月1日汽車股開盤走強。海馬汽車、安凱客車、東風汽車漲停,廣汽集團、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北汽藍谷等多股跟漲。6月2日,汽車股繼續大漲。
中信證券稱,當前汽車行業最差時間已經過去,購置稅減免、汽車下鄉、消費補貼等多種政策有望顯著拉動汽車消費,行業銷量有望快速修復,當前時點建議超配汽車板塊。
車企加碼,購置稅能省多少?
簡單算一筆賬,以去年國內銷售的燃油車均價約為16.68萬元計算,對應需要繳納的購置稅則為1.48萬。目前,按照購置稅減免50%計算,此次購置稅減征政策直接為消費者省下7000元左右。不止于此,部分車企已經表態愿意承擔另一部分購置稅,也就是說承擔了另外7000余元。如今,購買一輛16.68萬元的車型相比此前立省1.48萬元。再加上部分車企推出的零首付、零利息等政策,如今買車確實劃算了很多。
國內市場在2009年、2015年分別推出過購置稅減征政策,但優惠車型僅為1.6升排量以下車型。此次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細則中,“不超過30萬元”、“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兩大條件相較往年減征車輛購置稅的政策,條件都明顯放寬,對市場的拉動作用也將更加明顯。
與此同時,目前不少主流合資汽車品牌不僅推出讓利購置稅的活動,還推出額外的購車福利。如東風日產宣布旗下的全系車型都能享受購置稅全免,同時還限時贈送保險,延期還款等一系列的措施。
眾多自主品牌更是積極響應減稅政策。“近兩個月銷量不及預期,趁政策東風要先把市場搶回來。”一位自主品牌市場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坦言。
“鼓勵燃油車消費是鼓勵民生需求的恢復,尤其是拉動首購和換購需求的增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通過實施600億元汽車購置稅減半措施,從消費端是給消費者消費升級的政策向導,降低購買壓力,拉動汽車消費恢復到正常軌道。
“相比新能源車用戶,燃油車用戶對價格敏感程度更高。”6月1日,懂車帝聯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新能源與燃油車用戶消費行為洞察報告》指出,新能源車較多采用直營等銷售模式,透明化、標準化讓用戶對價格有更清晰的認知。
“新政策實施后預計增量達到200萬臺左右。”崔東樹認為,購置稅優惠等諸多新政策的實施,將推動全年國內零售達到2100萬臺的規模。
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
購置稅減征政策為燃油車市場帶來明顯利好,也使得新能源汽車此前“免購置稅”的優勢不再明顯。不過,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政策的出臺也為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起到促進作用。
5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2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同時,四部門也鼓勵各地出臺更多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據了解,參與此輪新能源汽車下鄉的企業多達20余家,包括一汽集團、東風公司、長安汽車、上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奔騰、東風小康、廣汽埃安、廣汽豐田、北汽福田、長城汽車、比亞迪、奇瑞汽車、江淮汽車、威馬汽車等,涉及車型70余款。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幾年來,汽車下鄉政策曾在車市疲軟時反復出臺,并起到刺激市場消費的作用。
如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全球經濟下行、消費低迷,國內汽車產業也受到沖擊。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在2009年公布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提出了汽車下鄉的惠農政策。
彼時,汽車下鄉的效果立竿見影。中汽協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8.30%和46.15%,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車市場。其中,受汽車下鄉政策影響較大的微型車市場銷量增長100萬輛。
如今,汽車產業承壓下行。而新能源汽車正快速發展,農村市場也確實有一定的潛力可挖。
從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一季度,農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勢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778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1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國家加大了農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的支持力度。今年一季度農民勞動力外出務工轉移就業增加了375萬人,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我國汽車增長區域將從東部向中西部擴展轉移,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擴展和轉移,從城市向鄉村擴展和轉移。”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預計,“按照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測算,到2030年農村汽車千人保有量有望達到160輛,總保有量將超過7000萬輛。”
此外,5月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及“滿足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和縣城居民生產生活需要,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而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離不開衣食住行,勢必會形成汽車消費的新需求。而推動汽車下鄉,同樣是順勢而為。
車市“觸底反彈”
一系列的政策有望拉動我國汽車市場實現“觸底反彈”。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1~4月,國內汽車板塊處于低迷狀態。今年4月,我國汽車產銷更是直接腰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6.2%和47.1%,同比分別下降46.1%和47.6%。
數據顯示,汽車消費占整個消費市場的比重長期維持在10%左右。汽車行業的大幅下滑拖了整個消費市場的后腿。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6916億元,下降8.4%。
如今,疫情得到控制,恢復經濟的政策也開始接連出臺。中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排量段上看,根據上險量數據測算,2021年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銷量占燃油車的比例為97.4%,占所有乘用車比例為83.2%。價格段上看,30萬以下車型銷量占燃油車的比例為86.8%。本次購置稅減免政策覆蓋面廣,已普惠絕大部分燃油車,對汽車消費有望形成全方位的刺激和拉動作用。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從國家到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顯示了國家促進汽車消費的決心,同時也說明了汽車行業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未來,隨著多種鼓勵汽車消費的形式相繼落地,有望促進汽車行業的銷量提振。(劉珊珊)
(責任編輯:趙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