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辦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實施情況年度報告(2022)》(以下簡稱《積分年度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辦。
報告顯示,2021年油耗積分轉讓規模達314.5萬分,同比增長49%;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總額達109.4億元,同比增長322%,交易規模524萬分,訂單價格高開高走,均價2088元/分,同比增長73%。在積分結余方面,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使用率超90%,結余22.6萬分。
發布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雙積分政策是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市場化管理機制的大膽創新,在促進汽車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發布實施以來,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持續下降趨勢,2021年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13升/100公里(WLTC工況),超額完成5.97升/100公里的考核目標,較2020年下降15%以上;同時,實現了與財政補貼政策有效銜接,在疫情影響等極端不利情況下,保障了產業基本目標實現,支撐全年銷量超過350萬輛,有力促進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
上述成績的背后,得益于行業企業加速了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具體呈現幾個新特點:一是典型節能技術在快速普及。至2021年,同時搭載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兩種節能技術的車型產量占比57%,比2020年提升2個百分點;搭載7擋以上變速器的車型產量占比超過75%,較2020年大幅提高5個百分點。二是混合動力(HEV)的產量規模和滲透率穩步提升。2021年國產HEV車型占比提升至3.3%,長城、吉利、廣汽、東風等自主企業紛紛發布HEV產品和相關規劃;另外,2021年48V技術搭載率也穩步提升,占比達到3.1%。預計HEV與48V兩類混動技術后續將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傳統能源乘用車降耗水平。
此外,積分政策對低油耗車、循環外節能技術給予核算優惠,堅持考核約束和正向激勵并舉,有助于推動企業在合規壓力和市場需求引導下,持續加大先進節能技術布局,進一步提升我國傳統能源乘用車節能降耗水平。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新階段,汽車產業發展也面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為適應新階段、新形勢需要,我們會同相關部門啟動了《積分辦法》修訂工作,擬研究明確后續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優化積分管理機制,推動《積分辦法》在促進汽車產業碳減排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惫貏傉f。
工信部裝備中心主任瞿國春主任介紹,在裝備工業一司指導下,每年編制發布的《積分年度報告》已成為汽車行業了解政策運行情況、制定合規策略的重要參考,也是向社會公眾展示產業低碳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他表示,結合最新的政策運行情況和產業發展形勢,2022年的《積分年度報告》新增了兩方面內容。一是根據企業積分執行報告數據,增加了2021年度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情況、典型節能技術應用等的統計分析,并對2022年積分市場形勢進行了趨勢研判;二是對2021~2023年度積分管理變化要點做出了全面解析,提醒行業企業做好準備。如,醇醚類車型納入核算并給與優惠,小規模企業考核適當放寬,新能源汽車積分標準、達標比例及結轉要求調整,關聯企業認定條件放寬等。希望通過完善相關內容,更好地服務行業企業。
此次發布的《積分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汽車行業共產生油耗正積分1594.9萬分、負積分563.7萬分;產生新能源汽車正積分679.7萬分、負積分79.8萬分。
工信部預測,考慮到前期積分結轉,預計2022年正積分供給較為充裕。但隨著后續油耗法規、積分考核要求加嚴,疊加車輛大型化趨勢,后續積分供需可能會走向“緊平衡”。本報記者 朱志宇《 中國汽車報 》(2022-06-20 009 版)
(責任編輯:趙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