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記者 肖雪) 即使從高空扔下一片廢紙,瞬時畫面也可被地面攝像頭捕抓并記錄。借助智慧監控系統,一直以來難以監管和厘清責任的高空拋物,可有效遏制。
孩子在小區里走失,只需將孩子照片上傳至智慧系統后臺,通過24小時的智能監控攝像頭就可以追蹤孩子的行動軌跡。
家庭安裝智慧養老系統后,系統可感知獨居老人在家的走動情況,緊急情況出現后預警信息會第一時間反饋至物業管家和親屬。
……
幾年前聽上去還不可思議的智能化系統和設備,如今在不少小區已成為現實。需求催生技術進步,智慧社區飛躍式發展背后,是社會經濟水平提高后大家對生活居住品質的新要求。
越來越多的房企都在加大在智慧社區建設的投入,智能化已成為新小區的標配。
會思考的智能系統
碧桂園是最早進行智慧社區的探索者之一,鄭州市的碧桂園翡翠灣小區,就是其中一個探索成果,2019年12月被樂居財經評為 “星級智慧住區示范單位”。

智慧設備運行情況、預警、報警以及待解決工單,都會在工作人員的手機上集中顯示
鄭州碧桂園翡翠灣小區的物業工程經理葛天樂告訴記者,小區內關鍵位置設置了近30處高清攝像頭。攝像頭具有人臉抓拍功能,可以進行數據分析對比,得到目標人員的行進軌跡記錄。
這個功能可以用于很多實際場景中:比如孩子在小區走失,只需把孩子照片上傳至后臺,就能通過 24 小時的智能監控攝像頭,追蹤孩子的行動軌跡;比如對外來人員的行動軌跡掌控,提高小區居住的安全性。
這并不是全部,監控設備與其他智能系統配合,還具備主動“思考”的功能。
“攝像頭拍攝到圖片后會進行智慧化分析,比如垃圾桶滿溢了,系統就會出現預警,第一時間提醒工作人員清理,保證園區干凈衛生?!?葛天樂說。
“我老公在外地工作,平時主要是我和孩子在家,小區有這些智慧安防確實會讓我感到更放心?!痹撔^一位業主談及居住感受時說。
“會思考”的功能應用到了很多方面。以業主每天都會乘坐的電梯為例,電梯轎廂外部安裝了一個“黑匣子”(集成傳感器),可以對電梯的運行情況進行24小時“身體檢查”。黑匣子將電梯運行情況實時上傳至云服務器,如果電梯出現振幅、關門異常、樓層未校準等情況,將及時發出電梯異常警告,實時傳輸至維保人員手機端,及時對電梯維修,而不是等到電梯出現困人、蹲底等重大問題才被發現。
新需求加速智能化落地
鄭州碧桂園翡翠灣小區在智能化方面的建設,只是近幾年房企加碼“智慧社區”的一個縮影。

碧桂園服務推出的AI智慧社區邏輯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普遍提高,居住功能已不再是購房者對房子的唯一要求。尤其經歷了2020年疫情之后,購房者對品質生活的需求再次大幅提高,對社區所提供的功能、空間與服務的優劣都會有更清醒的認識,并開始重新思考社區與人之間的關系。
“安全性、健康性、舒適性是我換房考慮的重點。”2020年疫情緩解不久后,鄭州土著小唐說。
在疫情發生之前,小唐一直覺得生活在老城區的一個家屬院里很方便,樓下就有飯館,小區門口就是菜市場,周邊的配套設施足以滿足一家的生活需求。但是一場疫情讓生活徹底停頓,一家3口蝸居在不足70平的小房子里。
“看到其他小區物業定時消殺、為業主送菜、無接觸的智能門禁等,覺得換房子是2020年的頭等大事。”2020年年底,小唐終于在鄭州某個新片區買了一套新房。小唐的經歷和心態的變化,也代表了大多數人對房子需求的變化。
面對這些新的需求,結合健康的智慧化社區建設成為各家房企重點突破的方向之一。
疫情后,碧桂園立即對外宣布健康住宅體系升級。以健康住宅產品為基礎,配套全產業鏈提供的家居健康升級,同時,碧桂園服務升級安全健康智慧服務,切切實實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的人居生活。
2020年3月,美的置業聯合阿里云發布AI智慧社區。通過LOT、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社區智能化與家居智能化的打通以及全屋智慧健康場景的落地。

科技+住宅開啟智慧地產新模式
一直主張“萬科智造”的萬科還以新能源為利用基礎,鋪設光伏發電裝置、光伏景觀裝置,構建社區集中供能體系,引入綠色共享的出行方式,打造節能、共享的美好生活。
事實上,不僅僅是碧桂園、萬科、美的置業等頭部企業,幾乎所有新開盤的房地產項目,均打出了科技住宅的概念。一些優秀的項目,已將科技充分融入到各個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智能化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智能化探索仍在繼續
其實早在2014年的時候,國家住建部出臺《智慧社區建設指南》中就提出,到2015年在全國范圍內建設100個智慧社區的試點,到2020年實現50%的社區智慧化。近幾年來國家也是密集出臺了相關政策,全力推進智慧社區的項目落地。
某知名房企智能化板塊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探索發現,智能化難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在實踐中,如何通過科技手段將用戶需求、空間屬性、設備功能、服務內容等對接起來,并從社區管理、人居生活等場景實現有效應用。
經了2020年的疫情后,這些應用在不同場景都已得以實踐。比如健康碼的應用,就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卻發揮了重要作用。如身份證明、社區公共區域行動軌跡跟蹤、線索上報等,綜合提升了社區健康管理能力,讓業主的社區生活更加健康、安全。
智慧社區的建設還有更深遠的意義。“智慧社區已經成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很主要的一個建設單元,而且也是一個容易讓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體驗感的場景?!比珖菢宋敝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委員馬虹在一次行業論壇上如是評價。
如今,大多企業推動的智慧社區,不僅可實現家居與社區的電梯、視頻、汽車道閘、小區門禁等設備聯動,實現智慧家居與智慧社區聯通、交互,甚至將重塑社區下的智慧人居業態價值。比如碧桂園集團的鳳凰會將外部服務連接到家居生活,以社區供給側需求為切入點,形成社區商家、第三方服務機構以及業主等主體之間的良性互動。
智能化已來到身邊,但新的探索仍在繼續。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