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批高品質項目集中入市,10月份新房市場熱度攀升。
具體來看,9月27日,中海瑞文里開盤,以單日勁銷21億元的成績,成為北京金秋樓市的現象級項目。進入10月份,項目熱度持續攀升。據了解,中海瑞文里將文化、教育、生態、交通等資源轉化為可感知的生活場景,是京西第四代“好房子”產品。
北京CBD區域的樓盤項目同樣迎來熱銷。10月17日,由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璞樾項目首次開盤,銷售額45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月份北京新房市場熱度集中在核心區與優質項目,只有真正匹配購房者需求的“好房子”才能穿越周期。
除北京外,全國多地開發商也正加大推盤力度,帶動“好房子”成交持續增長。10月18日,萬科旗下上海黃浦區淮海中路板塊項目“高福云境”開盤,首日25套高總價房源全部售罄;10月12日,位于西安的綠城·潤百合首次開盤,150套房源吸引超300組家庭角逐,當日勁銷逾4.3億元。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新盤受到市場熱捧,顯示出“好房子”正成為行業復蘇的核心驅動力。
“好房子”熱銷的背后,是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的共振。
近年來,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紛紛出臺“好房子”實施相關規范,從戶型功能、建筑設計、綠色節能等方面提出明確標準,鼓勵企業在規劃設計階段強化產品力建設。
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年居民住房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明顯釋放,居民對住房的功能結構、物業服務質量、居住環境等均提出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好房子”供給不斷增加,在引導需求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住房需求與供給之間的良性互動或進一步顯現,“好房子”在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有望強化。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至7月份,重點30城新房成交方面,12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戶型成交占比升至30%,北京12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占比42%,杭州、成都等城市改善性戶型占比超50%,需求結構持續升級。
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從客戶需求出發,圍繞家庭結構、空間需求、教育半徑、養老場景等開展產品設計,不斷提升產品功能。嚴躍進表示,如今的“好房子”需要房企更精準把握客戶的實際需求。例如,高車位配比滿足了多車家庭的現實需求,大戶型空間兼顧社交、私密與家族生活的多場景需求。盡管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于深度調整期,但高品質住宅持續熱銷,反映出“好房子”需求還遠沒有被滿足。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正在回歸產品本身,隨著政策端不斷完善,市場需求持續釋放,“好房子”正成為支撐行業企穩與復蘇的關鍵力量。(陳 瀟)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