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聯合印發《關于優化我市“好房子”規劃建設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圍繞海口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引領區,打造“六個之城”戰略定位,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若干措施》圍繞熱帶氣候適應性、公共設施品質、停車優化、住宅空間利用、綠色建材推廣及智能建造等方面提出17項具體措施。
鼓勵營造清涼綠色小區環境。高標準設計適應本地氣候特點的室外游憩設施和景觀空間,各樓棟與小區入口之間鼓勵設置互聯互通的雨棚、風雨連廊、外廊式騎樓,并向外延伸至街區綠道、公交站點,形成連續遮蔭避雨的步行空間。鼓勵設置高品質小區出入口公共空間。打造兼具功能性與儀式感的不超過2處小區出入口大堂,兼顧醫療急救、衛生防疫、外賣快遞、落客區等遮陽避雨空間。
鼓勵營造多元活力的小區架空公共平臺。加強城市抵御洪澇災害能力,鼓勵小區底層設置以機動車停車、公共服務用房為主的架空平臺,該架空平臺應沿城市界面打造富有多元活力的公共開放空間,植入綠化景觀,不得設置連續大面積實墻。
鼓勵利用樓棟首層架空打造公共空間。小區整體核算不超過50%的架空部位,作為業主健身、游樂、閱讀、老年活動公共場所,可設置外圍護結構,其圍合面積不納入容積率計算;鼓勵首層局部出挑打造室內外一體的公共活動空間,小于等于3米的出挑空間不納入建筑密度計算。
嚴格居住小區電動自行車的停放。規范居住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既有居住小區在滿足消防、物權等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新增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無需辦理規劃審批手續。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的位置及安裝標準、消防設施須滿足《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要求》。
此外,《若干措施》鼓勵積極選用智能、高效、綠色的電梯、空調、照明等設施設備,推廣應用成品門窗,全面推進新建住宅安裝燃氣安全“三件套”。推動數字家庭建設,鼓勵統籌布局智能家居、智能技術的管網布線和安裝應用。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