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4日電(徐朋)近來,北京樓市整體交易量持續降溫。“隨著北京樓市整體步入新一輪降溫周期,預計六七月份,北京房價或將迎來拐點。”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如此表示。不過,部分業內學者仍對后市持樂觀態度。
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統計,上周(5月16日-5月22日)北京市新房成交3100套,環比下降23.9%,成交面積29萬平米,環比減少20.1%。其中,純住宅的成交量環比下跌24.2%至2045套,成交面積22.4萬平方米,下降15.9%。二手房市場上周則微幅降溫,成交5887套,環比略降8%,其中二手住宅成交量環比微跌0.6%,至5259套。
整個5月中上旬的統計數據也表明,北京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正在持續下跌,房價也出現止漲企穩勢頭。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數據中心統計,5月中上旬(1-20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簽5130套,環比4月同期下降了33.8%,成交均價為32800元/平米,與4月同期基本持平。北京全市二手住宅5月中上旬共網簽14202套,較4月同期下降了16%;成交均價為43000元/平米左右,與上月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房價的變化,一般要比交易量的變化滯后3個月左右,3月初北京樓市的實際交易量開始減少,現在已經顯現出止漲勢頭,市場的降溫已經開始影響業主的定價,主動調高房屋售價的業主由之前的八成左右,降至目前的不足五成,部分大戶型高總價房源已經出現降價現象。隨著北京樓市整體步入新一輪降溫周期,預計六七月份,北京房價或將迎來拐點。
盡管如此,部分學者仍對后市持樂觀態度。“北京作為優勢資源高地的優勢未改,在當下資本市場疲軟、相關稅費改革利好等背景下,北京樓市投資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副主任周清杰表示,“另外,北京土地供給過緊,導致地價快速上漲,這也是北京房價長期看漲的一個因素。”
從市場微觀環境來看,周邊地王的影響、“期房轉現房”也正在成為推動新房價格上行的潛在因素。位于CBD區域某項目的銷售經理介紹,“去年底東壩、管莊等區域出讓的地塊樓面價達到五六萬,今年這些項目入市都得賣10萬+。”他表示,“我們項目毗鄰東三環,作為一個低密社區,項目現在售價只賣8.5萬元/平米實屬不貴,項目未來將進一步提價。”
“門頭溝老城前期出讓的一塊地樓面價達到4.1萬元/平米,項目未來要盈利,售價要翻一倍才可以;而我們項目現在只賣3.9萬元/平米,連其土地成本價都沒達到。”門頭溝某項目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項目前期銷售狀況較好,但限于建委要求,項目售價只能賣到拿地樓面價兩倍的水平。目前,項目剩余的4棟樓都在做‘期轉現’的手續。‘期轉現’后,售價有望提升到4.3-4.5萬元/平米,達到周邊的競品樓盤的售價水平。”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