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落戶政策將與人口調控目標銜接
針對人口調控疏解任務,北京市曾經定下2020年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個百分點的目標。積分落戶和居住證制度出臺后,這些政策如何與北京人口調控目標有效銜接和平衡成為焦點。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北京的人口矛盾在全國最為嚴峻,新的居住證以及積分落戶體系是根據北京定位提出的。如首都不能發展低端產業,因此方案中,在低端產業就業減分;同時,為了實現人口疏解,對于人口流向也設置了加減分指標。
對此,北京市有關部門表示,北京的戶籍制度改革將統籌首都人口調控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要求,堅持總量控制、有序推進的原則,把握好積分落戶政策與人口調控目標的有效銜接和平衡。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從國內大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方向看,未來應通過優化人口空間布局,改善人口結構,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匹配平衡。“調控應設置結構性指標作為手段,重點解決中心城區人口過密問題,通過統籌都市圈的產業布局、經濟活動和公共服務引導人口合理聚集。”
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此次出臺的政策將突出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發展要求,平衡好指標間分值匹配關系,發揮好政策導向,促進人口結構和布局調整,為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