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試點“限房價、競地價”方式出讓的最后兩宗地塊昨天入市。其中,海淀北部地塊由中糧地產、中瑞凱華和天恒樂活城聯合體以住宅自持100%、商業(含辦公)自持10%最終競得。大興黃村地塊有7家單位投報居住建筑規模100%自持,最終進入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投報程序。
自此,北京9·30新政后,“限房價、競地價”首批4宗試點地塊全部完成現場競價。四宗地成交結果均為住宅100%自持,未來所建項目將全部由開發商自持,作為租賃住房提供給市場。
按照規定,海淀永豐三宗地塊的商品房銷售均價不超過53400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56100元/平方米;大興黃村地塊銷售限價為55800元/平方米,最高銷售限價為58500元/平方米。
昨天上午,經過數十輪舉牌,海淀永豐20號最終由首創、天恒、中糧聯合體競得,住宅面積自持達100%,商業面積自持10%。大興黃村地塊迎來了18家企業參加競買,結果與16日的海淀永豐18號和19號地塊現場競拍相似,中鐵、萬科等7家單位投報自持面積達到100%,轉而進入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投報程序。
拿地開發商成為“房東”,不能通過銷售回籠資金,這對開發商的資金實力和經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競拍方式基本杜絕了產生高價地的可能性,競投企業自持商品住房的面積,將增加城市的租賃住房供給,這也將滿足不同層次自住性的住房需求,特別是保障以居住為目的的住房需求。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交結果將北京土地市場的地價水平穩定在合理區間。
“房企更多可能是看重長期持有過程中,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速度或超過資金成本。從多家企業敢于拼搶不可銷售的土地看,傳統開發模式或將終結,地產行業進入服務業時代,一線和二線城市也從過去的增量開發、增量市場逐步變成存量市場。”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新聞鏈接
上半月北京二手房網簽量跌28.7%
“9·30”新政對抑制火熱的房地產市場的效果立竿見影。11月上半月北京二手住宅共網簽9674套,環比10月下半月下降28.7%。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的數據顯示,北京二手住宅上半月工作日的網簽數據都在1000套以下,其中最高998套,最低646套,平均每個工作日網簽845套;環比10月下半月1152套的工作日平均網簽量下降了26.6%。
“11月上半月新增購房客戶較9月上半月減少近四成,有效購房客戶需求明顯減少。”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介紹,新政后客戶由著急搶購轉為等待觀望,部分客戶受新政影響延緩或取消購房計劃。同時,受購房需求減少的影響,業主“漲價惜售”銷聲匿跡,報價迅速回歸理性,“部分著急出售房產套現的業主開始主動降價,房價出現回落。北京樓市明顯降溫,交易量和價格回落將成大勢所趨。”(記者 楊奕 張璐)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