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全部用來配建安置房 年內土地出讓金較去年下降六成

昨日,北京土地市場迎來年內最后一宗地塊出讓,位于朝陽區東風鄉豆各莊村0311-610等地塊(東風鄉農民安置房項目)二類居住及基礎教育用地。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起始價達到61.52億元,是2016年以來經營性用地起始價最高的地塊,由于地塊屬性特殊,最終被北京星火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底價61.52億元獲得。
一次報價即拍出
該地塊位于東四環至東五環之間,規劃中的地鐵3號線將經過該區域,周邊在售的項目報價在10萬元-17萬元/平米左右。
盡管地理位置優越,但并沒有受到太多房企的青睞。“其中12.72萬平米將用來安置本地農民,另外剩余的面積將全部用來安置泛海集團商品房開發拆遷戶。這種情況下,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已經很難開發。”某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
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此次出讓土地除2100平方米教育用地外,其余居住部分將作為東風鄉農民安置房,出讓年限為居住70年、辦公50年、商業40年,并且將在建成后全部回購。因此,在掛牌競價的截止時間內,僅獲得一次報價。
全市全年土地出讓“吸金”852.51億元
根據北京市國土局公開信息及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北京土地市場合計出讓土地44宗(3宗棚戶區),合計獲得土地出讓金852.51億元,這也是自2008年以來北京土地出讓金最少的一年;與去年同期的2217億元相比,降幅達到61.5%;此外,公開招拍掛規劃建筑面積747.8萬平方米,也創造了10年來的低點。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從2016年北京土地市場調控看,政策出得最嚴格、執行力度也最強。已經成交的15宗含住宅用地中,合計219萬平米的土地,只有38.9萬平米純商品房住宅。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預計未來兩年,北京樓市將出現幾個特點,剛需、首改只能選擇二手房、新建商品房基本高端化、自住房等供應量依然較多。未來房企對于出讓的地塊,爭奪依然會非常激烈。(記者 李捷)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