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高價地密集出現 土地熱潮史無前例
2016年是有史以來高價地最密集的年份,高總價、高單價、高溢價率的“三高”地塊大量涌現,持續刺激房地產市場,熱點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高溫難降,面粉貴于面包的案例明顯增多。
這些土地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中,尤其是上海、南京、蘇州、合肥、杭州等城市。2016年前4個月,南京成交的15幅含住宅地塊中,拍出了7個區域高價地塊;4月上旬,蘇州拍賣的13幅地塊刷新了3個區的高價地塊紀錄;4月底,合肥出讓6宗地塊,單日攬金超過110億元;4月底,廈門總價和單價雙料高價地塊產生;8月17日,全國單價最高地塊在上海誕生,融信集團以110.1億元的成交價格拿下靜安區中興路地塊,樓板價突破10萬元/平方米,可售部分的樓板價超過14萬元/平方米;8月29日,招商蛇口和華僑城聯合體以310億元的總價拍得深圳新會展中心配套商業用地,超過此前廣州亞運村255億的全國總價最高地塊,晉升為全國總價新地塊。9月份延續土地交易熱,全國密集成交了51宗區域單價、總價最高地塊,再創年內新高。
熱點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高溫難降,業內分析原因主要有:一二線城市新房銷售火爆,房企補庫存的需求強烈;房企投資方向趨同,重點聚焦熱點一二線城市,加劇了熱點城市土拍競爭激烈程度;央企、國企在熱點一二線城市不惜高價拿地,謀求企業做大做強;貨幣寬松,流動性充裕,金融機構大力支持房企高杠桿拿地。
十、全國商品房年銷售額歷史首次突破10萬億元
盡管從國慶期間開始引發樓市調控潮以來,樓市熱度出現明顯減退,但前三季度的旺銷仍然讓2016年樓市年銷售額和銷售面積雙雙突破歷史記錄。統計局報告顯示,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3%,增速比1-10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02503億元,增長37.5%,增速回落3.7個百分點。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提前1個月,商品房銷售數據已經全面沖破歷史記錄線,一方面,2016年中國商品房年銷售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從過去幾年的數據來看,一般而言,整年商品房銷售金額大致保持在7-8萬億元左右。另一方面,2016年前11個月的房地產銷售面積也刷新了2013年全年創下的13億平方米的年度歷史紀錄。
盡管絕對值創出歷史新高,但從11月單月來看,樓市數據漲幅開始明顯放緩,市場沖高回落的趨勢顯著。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