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三支箭”出弓近一個月后,房地產股權融資大門持續敞開,各大房企紛紛快跑入局。
萬科A日前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制定了擬以新股配售方式、向非關聯人士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的方案。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自11月28日證監會宣布恢復上市房企再融資以來,已有25家上市房企發布配股或定增融資公告。
與此同時,政策面暖風不斷。12月19日,中央財辦就當前經濟熱點問題作出回應,不僅強調了房地產行業的重要地位,還指出幾項提振需求的重要舉措。此前12月1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公開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萬科推進H股配股融資
12月19日晚,萬科A發布第十九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議公告。公告稱董事會在股東大會授權范圍內,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需要,制定了以新股配售方式、向非關連人士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的方案。本次發行尚需獲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核準批復。
此前,萬科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提請議案進一步落實。
12月1日,萬科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提請股東大會給予董事會發行公司股份的一般性授權,內容包括以單獨或同時發行、配發萬科新增A股或H股股份;批準配發新股數量不得超過A股/H股數量的20%。12月16日,萬科召開了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新增不超過500億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授權及配發新股事項。目前萬科市值約2200億元,按照20%增發比例計算,此次融資規模約在440億元左右。
華泰證券分析師陳慎指出,政策響應速度上可以看出大股東對于公司發展的重視,大股東的積極表率彰顯對公司發展的信心和支持。萬科曾稱,一方面是大股東希望公司能積極把握政策機遇,為公司繼續堅定轉型和長期健康發展儲備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大股東和深圳市政府對萬科的堅定看好和全力支持。
有業內人士認為,本輪大規模融資“儲糧”意味更明顯。第一財經記者從多位萬科內部人士獲悉,萬科目前資金流情況相對樂觀,部分城市公司已在籌備明年儲地計劃。“整體拿地節奏相對積極,內部的審控也更趨精細化。”據悉,萬科為應對市場下行,成立開發經營本部,做了兩點改變,一個是集中管控,一個是統籌管理。目前萬科所有的項目從拿地、投資、產策、設計、工程建造等等環節,都把集團的力量能夠拉通。“現在的房企早就告別跑馬圈地的時代,集團會更多下沉城市公司拿地、開發等各個環節,管理越來越精細化。”該內部人士指出。
房企股權融資井噴
房地產“第三支箭”出弓后,房企股權融資的步伐在逐步加快。
自11月來,房企股權融資目前有大體有定增和配股兩種方式。在定增方面,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福星股份11月29日發布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提示性公告,搶食“頭啖湯”以來,已有世茂股份、北新路橋、華發股份等A股14家公司進行非公開定增融資,本輪定增融資以中小房企和出險房企為主。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還有6家H股上市公司宣布進行配股融資。建發國際12月初通過配股獲得8億港元現金,打響新政以后“第一槍”。碧桂園分別在11月15日、12月9日拋出兩次配售計劃,配售股份分別達到14.63億股、17.8億股;12月19日,新城發展披露,公司于近日完成股份配售及認購事項,獲得所得款項凈額總額約19.43億港元,其擬將款項凈額用作償還公司日后到期境外債務及集團一般營運資金。12月20日,旭輝控股及雅居樂分別發布公告,將以先舊后新方式進行配股融資,兩家房企凈募資額超15億港元,融資用途均用于償還現有債務。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各大房企累計擬配股金額達到129.94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過程中記者發現,在這些房企募集資金的使用用途中,都提到用于“保交樓”相關房地產項目、償還債務本息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用途。相較于銀行授信,企業通過股權融資更為直接,資金用途也更為靈活。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房企到位資金壓力依舊較大。國家統計局數據看顯示,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環比繼續下滑3%,為10833億元;同比降幅為35%,較10月擴大9.4個百分點。今年前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36313億元,同比下降25.7%,降幅較前10月繼續擴大。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股權融資放開讓不少房企高壓之下有“解渴”的機會。對于房企而言,股權融資不會增加企業負債,是在現有資產基礎上進行的優化重組,有利于改善房企資產負債表。事實上,在16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萬科總裁祝九勝也曾表達類似觀點,他認為做股權融資是要優化資產結構,同時還要降低融資成本。從融資成本來看,只有股權性占比提升以后,才能降低負債和債權性融資成本,從而整體壓低融資成本。
H股配股、A股定增潮:房地產股價波動加劇
配股、定增潮來襲,房地產股票市場波動加劇。
12月20日雅居樂、旭輝發布配股公告,內房股集體大跌,雅居樂報收每股2.32港元,跌幅達到17.44%;旭輝控股報每股1.11港元,跌15%;寶龍地產、港龍中國地產等跌超9%,新城發展、中梁控股跌超8%。
新城控股則經歷了股價“過山車”,在公布配股計劃前,18日新城發展收盤價為每股4.06港元,漲幅超9%。19日晚間公布5.6億配股后,20日該股報收每股2.99港元,跌9.39%。較配售計劃公布前下跌了26%。
據悉,碧桂園、建發國際、萬科在公布配股消息后,股價均有一定回調。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投資房地產相關股票波動性較大,從短線來看,企業大規模配股一般而言會利空股市。長期來看,房企資金會更加充裕,長線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機構開始逢高減持房地產股。以萬科為例,12月15日,摩根大通在萬科企業H股的持股比例從7.2%降低至6.85%。無獨有偶,11月14日-30日新加坡旗下的投資機構GICprivateLimited持股萬科H股比例從超過9%下降到6.89%。
雖然短期波動不斷,業內還是普遍看好地產長線復蘇。中信證券在研報中認為房地產行業正處于周期的底部。建議投資人關注企業優化資產負債表的再融資主線,看好優秀開發企業。平安證券亦在研報中指出,部分短期流動性承壓,但資產資質較好的優質房企有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在改善資產負債狀況方面,除再融資放開、公募REITs試點擴大、債轉股外,穩定房價亦是穩定及改善行業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方向。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