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布《全省物業管理服務可推廣經驗做法(第一批)》,20個典型經驗從優化制度設計、健全監管體系、完善標準指引、開展探索試點、其他5個類別出發,推進小區物業管理服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提升物業服務質量。
破解物業難題,需要優化制度設計。無錫市創新建立了“8+N”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提升工作體系,開展問題需求摸排、健全業主自治組織、建立共有資金監管機制、清查小區家底、開展業主代表培訓、推廣電子投票、完善“吹哨報到”聯合執法機制、落實小區事務公開8項基礎工作。
無錫市配套N項舉措,包含優化物業管理區域、建立業主代表議事機制、深化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服務、探索維修資金續籌、開展酬金制信托制試點、發展“物業+生活”服務、補齊既有住區物業管理服務短板等特色項目,多措并舉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形成“解決一個,帶動一片”的示范效應。
同時,無錫市出臺《關于加強住宅區業主共有資金管理的通知》,指導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等共有資金管理主體開設共有資金管理專戶,將公共收益、代收代支費用、物業帶資進場經費等作為業主共有資金,逐步實現業主共有資金入賬管理。該市還自主開發“無錫市住宅小區共有資金監管平臺”,業主可實時查詢本小區公共收益收支明細。目前,無錫市實現公共收益常態化公示公開的小區達1205個,累計規范入賬公共收益資金達1.26億元。
蘇州市健全小區治理制度體系的做法上榜。蘇州制定了《打造陽光物業實施“雙曬”機制的工作方案》,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向居民公開服務內容、工作計劃等,如實公示資金收支明細,提升物業服務透明度。
蘇州市在小區公示欄公布街鎮、社區兩級投訴電話,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同時,提升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組建率,推動自治組織法治化、規范化建設。
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實施了住宅物業分類提升工程,制定《全區住宅物業管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建立“片區包干+分類施策”工作機制,將全區70個住宅小區劃分為8個片區,由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同志包片負責,牽頭解決物業管理服務難點堵點問題。
按照穩固、提升、攻堅三級標準,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小區實施ABC分類,確定“穩固A類打造標桿、提升B類爭創示范、攻堅C類努力轉化”的年度提升目標,計劃2025年推動20%的B類小區提升到A類,50%的C類小區完成向B類轉化,以梯次推進實現物業管理水平整體躍升。
淮安市優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機制的做法入選。該市制定《關于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的范圍和認定方式,細化應急使用程序,并首次規定了對涉及搶險救災等突發事件需要應急使用維修資金的相關處置要求。結合高層建筑消防隱患“一件事”全鏈條治理工作,淮安還探索通過維修資金應急使用促進小區消防隱患整改,目前已有75個小區采用該方式進行整改。
鹽城市完善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一件事”全鏈條制度,依托江蘇政務服務網鹽城旗艦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管理系統,打通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政務服務信息的數據壁壘,實現“數據跑路、全程網辦”。該市已累計加裝電梯644部,今年完成加裝電梯51部,正在組織施工33部、開展前期工作103部。
揚州市先后制定《揚州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期限指導意見(試行)》《揚州市住宅小區公共收益第三方審計工作指導意見(試行)》等,有效解決物業退出機制模糊、公共收益監管缺位、收費公示不規范等痛點難點問題。今年以來,該市已指導監督3家物業服務企業依法平穩退出項目。對小區公共收益,揚州首批選取14個小區試點審計,為追繳侵占資金、規范收支管理、保障業主共有資金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