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6日消息(記者門庭婷)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廣州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重點圍繞提升自然資源利用效益、效率、效能、維度、廣度、 深度,提出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優化產業用地供應方式、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挖潛地下空間價值、健全城鄉統一市場、推進合理有序用海6個部分、31條具體支持措施。
第一部分是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是落實“創新綠地用地規模管理模式”要求,鼓勵成片綠地、開敞空間、橋下空間、邊角地,因地制宜打造不同規格的體育運動空間,響應全面健身需求;二是落實“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調劑”,構建市、區兩級建設用地“指標池”,由市統籌管理,市區指標優先自用,富余指標允許各區之間統籌調劑。
第二部分是優化產業用地供應方式,包括推行多元化彈性供應、簡化彈性出讓定價機制、支持供應方式動態調整、允許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提高產業用地用途轉換靈活度、支持產業用地生產服務功能融合發展、支持相鄰多宗國有產業用地配套設施集中布局,旨在推動供應方式更加多元、供應年限更加彈性、轉化機制更加靈活、價格設定更加惠企、不同用途高效整合。
第三部分是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包括深化產業用地盤活利用、允許自持住房轉為可售住房、支持存量商辦改建租賃住房、允許自持商辦物業招商入市、推進商辦物業多功能復合利用、支持存量建筑臨時轉換使用功能、探索工業商服等產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續期、按需分類收回收購已供應未開工商服用地、支持預告登記轉讓。旨在落實國家對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部署,助企紓困,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
第四部分是挖潛地下空間價值,包括鼓勵利用存量土地開發地下空間、鼓勵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鼓勵地下空間互聯互通、支持軌道地下空間設置便民設施、支持優化城市地下空間供應、支持地下空間單獨確權、明確地下空間出讓金計收標準,旨在解決土地立體復合高效利用難題,提升城市運營效率和綜合承載力。
第五部分是健全城鄉統一市場,包括探索多路徑盤活利用閑置農房、有序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面向招商搭建全要素資源平臺,旨在持續深化“市場+資源+應用場景”招商模式,推動自然資源與產業需求高效對接,為企業精準匹配空間載體。
第六部分是推進合理有序用海,包括推進合理有序用海、支持歷史圍填海區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合一”出讓、創新用海審批登記,是結合實際用海難點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蔡文斌)